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好村医

中国好村医

中国好村医

善医行在培训帮扶乡村医生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同时,也把关爱温暖乡村百姓生命之爱的火种种在善医行学员的心里,他们带着爱心、技术、设备,走进了乡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千家万户,走进了中国地震灾区的帐篷村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国好村医”。

中国乡村居民健康,需要优秀的“中国好村医”守护,为了让中国的120万乡村医生的心中充满爱,为了8亿农民健康有更多的好村医守护,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北京善医行村医培训帮扶中心发起“中国好村医”的评选活动,旨在表扬那些为农村百姓健康服务的先进村医个人和事迹,让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健康问题,传播正能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好村医
  • 类别:评选活动
  • 行业:医生
  • 意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

善医行活动

2013年12月19日,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之一的百“福”献爱募捐暨善医行“中国好村医”评选表彰活动在京举行。全国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全国副主席张梅颖,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武连元,公安部原常务副部长田期玉,外交部原部长助理、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长陈士球,联合国人口基金亚太司前司长徐书云等相关领导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和平大学驻联合国联络处执行主任、联合国开发署原筹资司司长纳林达·卡卡(Kakar)先生出席活动仪式。
中国好村医中国好村医

此次“中国好村医”的评选活动是由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北京善医行村医培训帮扶中心共同发起,以“科学·医疗;关爱·温暖;坚守·发展”为主题,旨在表扬那些为农村百姓健康服务的先进村医个人和事迹,让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健康问题,传播正能量。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吸引来自全国共300多名村医报名参与,最终经过“村民签字推荐、村医互相投票、网上公示择优、专家把关审查”层层筛选,共评选出“中国好村医”金奖10名,他们分别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中坝村村医文庆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丫江桥镇增佳台村卫生室皮志皇、江西金谿县对桥镇横源村卫生室蔡志军、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簸箕掌社区卫生室王庆伟、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王巷村徐艺诊所徐艺、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东杜村卫生室村医刘儒明、甘肃省岷县申都乡永进村卫生室吕吉安、辽宁省彰武县哈尔套镇平安村卫生室邱忠华、河北省宁晋县河渠镇北陈村卫生室张献虎、河南省河南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卫生室付文娜。
同时,活动还评选出了优秀奖10名,他们分别是:河南省滑县高平镇苗东村卫生室王国杰、河北省邯郸道东堡乡小堤西村卫生室李拥军、河北省邯郸市道东堡乡南刘庄卫生室朱好松、安徽省固镇县杨庙乡安圩村卫生室代坤、甘肃省临夏市城郊镇肖家村卫生所王吉庆、河北省河间市景和镇曾家务村卫生所杨中龙、湖南沅江市南大膳镇晓螺丝湖村卫生室彭书辉、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饶埠镇同德村卫生室黎子斌、江西省金谿县对桥乡旸田卫生所邓志辉、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古县镇海元村卫生所张毅。
活动还授予善医行村医志愿者管理团队负责人全国道德模範、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钟晶、最受关注乡村医生马云飞“特出贡献奖”;授予从医48年的老村医安徽桐城市范岗镇桂镇村卫生室唐润生“终身贡献奖”。为鼓励村医为农村村民服好务,让村医守护村民健康,张梅颖主席捐出工资5万元设立“中国好村医奖励基金”,本次评选出的10名“中国好村医”以及优秀奖10名村医均得到“中国好村医奖励基金”的奖励。
在评选表彰活动现场,齐白石隔代弟子着名书画家崔贺义先生以及满族画家文毓珣先生现场作画捐赠给了善医行。着名书画家杨皓暄为活动捐献了150个康熙“福”字。

张梅颖发奖金

2013年12月19日下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善医行“中国好村医”颁奖活动中,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善医行发起人张梅颖,为获奖的20名好村医颁发了有她和钟卉、苗志英捐赠的奖金。
中国好村医中国好村医

建成爱心家园

2013年12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联合国协会、外交学院主办,由中藏网、中国书画院、北京善医行村医培训帮扶中心等单位承办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中国周”开幕式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开幕式同时进行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中国好村医”颁奖,来自全国的20位乡村医生分获金奖和银奖(各十名),表彰他们在推进中国农村医疗事业发展,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华慈善新闻採访到获得“中国好村医”金奖的湖北恩施村医文庆华。
"中国好村医"文庆华"中国好村医"文庆华
中华慈善新闻:首先恭喜您获得了“中国好村医”的金奖,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幺开始村医工作的?
文庆华:我是湖北省恩施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中坝村卫生室的村医,恩施是一个由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们村里有1300多人,我自幼跟父亲学医,后来也成了一名村医,到今年已经有20年了。
从我记事起, 父亲每次出诊都背着药箱,那个药箱一直陪伴他到去世。药箱里装的是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 —— 一根体温计,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一瓶自己製作的酒精棉球,还有几枚银针。在父亲的行医生涯中,那几跟银针几包草药治好过许多村民的病,救活了许多乡亲们的命。
受爸爸影响,我也成了一名村医。不过我的行医路也是弯弯曲曲的,中间曾经放弃过。2002年底,我外出打工,第一个月领到了1000多元工资,后来又涨到3000元。这令我兴奋不已,觉得当初放弃乡村医生是明智的。后来,积劳成疾的父亲不幸患上了肝癌。临终前,父亲把我从遥远的广东“拉”了回来,託付给我两件事:“第一,我走了,村里就没人给老乡看病了,希望你一定要留下来,坚持把行医这条路走下去。至于待遇,相信国家是不会忘记我们的,迟早会改善的。第二,你当了医生万万不可厚此薄彼。咱们都是乡亲,他们中有穷有富,一定不能嫌贫爱富,更应该多关心那些贫苦的人。”
面对做了一辈子村医的老父亲,我含泪握着他乾枯的双手,重重地点了点头:“当医生,当医生,再也不出去打工了……”父亲出殡那天,乡亲们从四面八方的大山里赶来,但凡有几分力气的土家汉子,都抢着抬棺材,回报他一份情义。大山里的小路上,送葬队伍排了很长很长,盘了一圈又一圈,弯了一弯又一弯。多年后,只要回忆起这个场景,我总想哭:父亲这一辈子值了,他是我今生要学习的人。
中华慈善新闻:刚才主持人的介绍中,提到您有一个梦想,建立爱心小院,为什幺会萌生这样的想法,怎幺规划这个小院?
文庆华:山区交通不便,人们还是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肩挑背驮,一把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超量的劳动负担和落后的医疗条件,使得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成了病人。鄂西山路难走,特别是雨雪天,路滑更是难走,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所以他们大都是大病拖,小病抗,实在受不了了才会找我。
因为经济比较落后,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更可伶的是那些独守老人和孤寡老人,病了饿了无人照顾,生病了也就忍着拖着。在山里面人口居住比较稀疏,一个村就会有十几个山头六七座大山,有的山上面也就居住着一两户人家,独住老人常年只能跟着一条见到陌生人只会汪汪叫的大黄狗为伴。在我的眼前,就有几位老人在家里去世了几天才被邻居发现的案例。
所以我想把卫生室变成爱心公寓,把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独守老人,还有患病行动不便需要做康复理疗和治疗的老人,都留在卫生室,为他们提供临时居住的场所。这样既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治疗或者保健,也是提供给他们一个爱心小家。
中华慈善新闻:参加“善医行”的培训给您的工作带来了什幺变化?
文庆华:我参加过“善医行”三期培训,每次都受益很大。
第一次培训后,我用范长伟老师讲解的艾灸技术为乡亲做保健和治理,后来又在梅姐的指引下学会了用艾灸盒艾灸,后来在一年的时间里,教会差不多100位老人使用。
第二次培训结束后,村里有个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性胸膜炎等多种疾病,这样几种病混在一起时我真不知该怎样用药。我把情况发到善医行谘询群,梅姐把病人情况发给北京的老师。很快,熊辉老师就打来电话告诉我结合什幺方法去诊断,怎样用药。结合群里大家的意见,我每天去看老人做心理疏导,后来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
第三次培训,我学会用了全系针灸和疼痛痛点注射和简单的神经阻止技术,这些新的技术都是我以前不懂的。培训回到家里,我就开始用全系针灸为头晕头痛的病人扎怪三针,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感动的是全系针灸授课老师郑卫东教授,也加入到了我们的善医行村医交流群里,100多人的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有许多学员提出不同的问题请教郑老师,热心的老师都会一一回答治疗方法。
经过培训传递新的知识,对于像我们这类医疗知识缺乏的村医来说,真的很重要。
【后记】文庆华是乡医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她的故事可能是每一个乡医的经历,在此我们想说,每一个在村医岗位上坚守的人,都怀有一颗坚强博爱的心,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战士。长年累月,他们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往返在崎岖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为乡亲父老送医问药。也许曾经,他们是孤单的,但今天,“善医行”联通了他们彼此、他们与外界,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更重要的,更多的目光关注到“乡村医生”,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力量汇聚起来,为乡医的未来、为乡村居民健康的未来,带来美好的前景。

“善医行”刘凤梅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医生,面对着8亿多的农民,他们穿越索道,翻山越岭,为的是儘早赶到患者家中出诊。他们有着美丽的名字——乡村医生。据卫生部年鉴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医生承担着将近40%的门诊任务,乡村医生的诊疗规範,诊疗技能提高,关係到我国几亿农民的生命安全、健康水平,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技能,迫在眉睫,由此北京善医行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近日,“善医行”创始人刘凤梅接受了中华慈善新闻网的採访。
善医行善医行
中华慈善新闻网:“善医行”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创建的背景是怎样的?
刘凤梅:北京善医行公益项目是由国家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英国大使馆文教处(BC)社会企业技能项目培训班学员贾文华与我在2010年共同发起的,是一个服务于村医的民间草根公益项目,为村医提供免费实用的公益医疗技术指导与公益培训、临床经验分享,同时协助村医开展农村疾病预防工作,协助更新卫生室慢病管理的医疗设备,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和带动提高村医的医疗水平。
项目的背景是这样的: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十分匮乏,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乡村医生作为农民健康的第一监护人,在国家公卫政策和村民的疾病治疗方面,其作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全国的村医的医疗技能,看病的理念和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落后。
中华慈善新闻网:“善医行”选择村医培训帮扶项目的原因是什幺?培训的核心工作内容是什幺?
刘凤梅:“善医行”通过两年多的一线调研,得出结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村医医疗技术和现代医学理念,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结合北京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医生志愿者体系,“善医行”把项目锁定在村医技能培训上。对村医进行培训帮扶,诊疗规範(合理用药指导+规範诊疗流程)、临床技能(远程培训+实地培训+集中培训)、法律培训以及为村医提供免费法律谘询及免费律师支援、对村级卫生室提供设备援助、 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整合医疗、医药社会资源,为农村地区送医送药公益活动,通过送医送药配合健康教育等公益活动,提高村民疾病预防保健常识和意识,做好村民慢性病管理,让村民小病急着看,大病早治疗。
项目自2010年成立并运行后,先后在2011年9月和2012年4月2013年5月到河北宁晋县河渠镇村卫生室进行临床实地培训,共义诊村民患者600人,培训村医100人次,捐赠3户因病致残、致贫家庭治疗费用,收到良好效果,也总结了很多培训经验,奠定了项目培训规程的基础。
中华慈善新闻网:“善医行”远程培训3000多人是通过什幺方式?
刘凤梅: 2012年2月,“善医行”成立远程培训网站,网站不接受其他会员,只对村医开放。目前已经正式审核批准正式学员近3000多人。网站设立了村医学校,交流园地,学员们可以在这里分享善医行集中培训的PPT课件、课堂视频课件、音频课件,还可以在交流园地分享自己临床经验。
2013年1月,“善医行”微信交流群建立,村医们可以实时把诊疗中的问题发到群里,群里老师远程指导,学员之间分享经验,让孤独行医的村医有了自己的医疗团队,可以及时解决诊疗难题,让自己更有信心。“善医行”建立了三级学员管理QQ群,各地学员管理形成了组织化、程式化,让QQ善医行学习群的学习分享更有效率。通过这些方式,2010年-2013年,共有2000多名村医获得了远程培训。
中华慈善新闻网:“善医行”项目运行至今,取得了哪些成绩?对于以后的发展有怎样的愿景和规划?
刘凤梅:2012年9月,我们举办“善医行”村医公益培训,第一期北京集中培训班,培训学员50名。2013年3月,我们举办“善医行”村医公益第二期北京全科医生培训班,免费培训来自20省村医100名。2013年10月12日—10月18日,“善医行”村医公益培训2013年第二期(总第三期)全国全科医生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本期培训学员118名,远程学员100名。2013年12月17日—20日,善医行村医公益培训2013年第三期(总第四期)全科医生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本期培训学员100名。
2012年9月,我们自筹资金10万购置心电图机3台、快速心电15台、电子血压计30台、血糖仪30台,捐给优秀乡村医生。2012年9月—2013年4月,我们募集了中科院低成本工程院全科医生工作站20台、北京益体康科技公司快速心电仪5台、北京中卫莱康心博士10台、北京金慧昌消毒液机20台,捐给优秀学员使60个乡村卫生室、20万村民健康受益。2013年3月,我们募集了70部智慧型手机捐助给村医学员,搭建起微信谘询交流平台。村医远程接受专家指导,与同行们交流互动,提升了诊疗能力,形成了一个医疗团队,行医不再孤单。
2013年6月为雅安芦山双石镇西川村100名老人捐赠发放100套艾灸器具。2013年10月募集全科壁挂诊疗系统20台价值80万元,募集妇检镜10台,价值5万元,心博士5台,快速心电5台,金慧昌消毒液机20台,制氧机2台,中频理疗仪50台,全部捐赠给培训班学员。
“善医行”启动三年,在张梅颖主席的领导下,已经形成以马云飞(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获得“最受关注乡村医生”奖的村医)、钟晶(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获得“最美乡村医生”奖的村医)等为首的村医志愿者管理团队,组织建立起全国20多省市乡村医生组织网路。“善医行”村医学员,有準入制度,有组织,有管理,有跟蹤,有考评,有激励制度。“善医行”也成为了全国村医共建、热爱的家园。乡村医生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超过百万人。许多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生,工作环境艰苦、医疗设备简陋、发展机会缺乏,亟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扶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好村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