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柳河镇(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

柳河镇(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

柳河镇(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

柳河镇 属于河南省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腹地,位于宁陵县城北12公里处,东距商丘市30公里,西至民权县12公里,是豫东地区24个重点建设镇之一。

该镇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居。全镇辖27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238个村民组,总人口近7万人,是宁陵县人口最多的乡镇,面积86.25平方公里,镇域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2.03万人。

柳河镇交通极为便利,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铁路横穿该镇全境,并设宁陵县站(现为三等客货联运站,2014年7月起有25趟客图定运列车及3趟临客停靠)、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的310国道与陇海铁路大动脉并行,并与纵贯镇域的国道220线(省道210线已于2015年改造升级为国道220线)在镇区交汇,国道220连线起柳河镇与宁陵县城区、连新高速宁陵县出口,该镇距连新高速宁陵县出口仅12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柳河镇
  • 外文名称:Liuhe Town
  • 别名:柳河集
  • 行政区类别:乡镇级行政单位、豫东地区重点建设镇
  • 所属地区:河南省宁陵县
  • 下辖地区:辖27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238个村民组
  • 政府驻地:柳河镇道北黄河路
  • 电话区号:0370
  • 邮政区码:476711
  • 地理位置:宁陵县城北12公里
  • 面积:86.25平方公里
  • 人口:7万人
  • 方言:中原官话—郑曹片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温和 四季分明
  • 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 火车站:宁陵县站
  • 车牌代码:豫N
  • 行政区划代码:411423102
  • 快递公司:邮政、圆通、韵达、汇通等
  • 公路:国道310、国道220、连新高速公路
  • 货运:陇海铁路宁陵货运场

历史沿革

隋大业五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开汴水,沿河筑堤植柳,后来有河北人迁于此,沿河居住,便取名为柳河。后兴集会,取名柳河集。
柳河镇历史悠久。早在明洪武26年(1393年)政府就开始在此设立巡检司。其间,全县划分区域,柳河属为安九野安宁乡。民国初期,柳河为东北区。民国5年(1916年)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始建柳河火车站。民国30年(11年),日伪县政权将全县改设为3个区,柳河为三区。民国34年(1945年),全县设3个区12个乡,柳河为乡。民国35年(1946年)9月,全县划为2乡2镇,柳河仍为乡。
柳河镇
1949年,宁陵解放,柳河属五区(设在五门刘),时柳河、天齐庙、大朱庄等为乡。张小楼、桃园关为乡,归属四区。1951年,全县设6区1镇,柳河为六区政府驻地,时柳河、桃园关、张小楼、大朱庄、天齐庙、阎庄为乡,归属六区。1955年,撤销区合併乡,柳河、梁庄、王仪宾为乡。1957年,全县合併为17个乡,柳河仍为乡。1958年初,全县合併为13个乡,柳河仍保留为乡。1958年秋,撤销乡成立人民公社,柳河为人民公社。1977年,增设孟李人民公社,将原柳河所辖的梁庄、孟李、宋庄、二堡、堤湾、五堡、北陈等七个村委划归孟李人民公社管辖。
1982年,撤销孟李人民公社,将原来的梁庄、孟李、宋庄、二堡、堤湾、五堡、北陈等7个村委重新归属柳河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柳河人民公社改为柳河乡。1986年柳河撤乡设镇,柳河乡为柳河镇,至今。

行政区划

柳河镇代码:411423102。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李庄村、六六湾村、张庄村、后赵村、翟庙村、北陈村、堤湾村、宋庄村、杨楼村、邵庄村、苗庄村、焦庄村、五卜村、梁庄村、孟李村、桃园关村、张堂村、袁庄村、李楼村、天齐庙村、程楼村、二卜村、柳河集村、胡庄村、时洼村、赵尔庄村、火食店村、周庄村、吕河村。

自然地理

柳河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为72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216天,夏季最热月份为7月上中旬至八月上中旬,冬季最冷月份为1月初至2月上中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优美,适宜人居。
全镇地势北高南低,高差约7至12米,土地多为沙硷地,黄河故道高滩地为两合土和淤土,全镇总耕地面积63735亩。朱刘沟沿黄河故道北侧向东南流入商丘市境内,古宋河、陈两河穿境东南入流赵村乡。

便利交通

柳河镇交通便利,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铁路穿镇而过,并设站宁陵县站,国道310与陇海铁路并行横穿全镇;省道210线已于2015年底改造升级为国道220线,直通连云港至新疆高速公路宁陵县出口、宁陵县城区,距其仅10余公里。

宁陵县站

宁陵县火车站是坐落于该镇,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铁路线上的一个车站,建于1915年,目前为客货联运三等站,日均传送旅客近千人,货运运输发展亦十分迅速,有货运场一座,在宁陵县站西侧一公里处。
据2014年7月1日铁路调图信息显示,宁陵县站一次性增加9趟列车停靠,目前共有25趟列车通往全国各地,到珠三角的深圳、惠州,长三角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马鞍山、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合肥、芜湖、徐州、连云港,环渤海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济南、青岛、淄博、潍坊、聊城、泰安,东三省的瀋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锦州,海西经济区的福州、厦门、漳州及武汉、郑州、西安、洛阳、南昌、太原、石家庄、乌鲁木齐、银川等除西南诸省外的省会城市和全国各大中城市,均有直达或经返列车通达。另每年春运及暑运期间均会增加数趟临客停靠。2014年7月1日-9月1日加开三趟临时列车,上海—郑州K2903、郑州—上海K2904、温州—西安k2907,其中k2907隔天开行。 郑徐高铁亦穿越该镇,惜未能设站。 该站货运场在客运站以西一公里处,货运事业发展迅猛。

铁路货场

宁陵县货运场在宁陵县火车站西侧1公里处,近年货运发展迅速,对周边各个乡镇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郑徐高铁

高铁对一个地区的意义和影响深远,宁陵人民殷切盼望郑徐高铁儘快建成,然现在郑徐高建成在即,并穿越宁陵县火车站所在的柳河镇及该县的孔集乡等乡镇,却并未设站,不能不引为憾事,宁陵县火车站为普速铁路客运站,在陇海铁路线上,该站东距商丘市35公里,现日均传送旅客近千人,客流仍在平稳增长,参考全国其他地区较普遍做法,不管从客流还是与商丘市距离来说,郑徐高铁在宁陵县柳河镇设站,以在将来形成普速与高铁联运,都顺理成章,但终究未能设站,不能不令人遗憾。

公路成网

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的310国道与陇海铁路并行横全境,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的310国道与陇海铁路大动脉并行,并与纵贯镇域的国道220线(省道210线已于2015年改造升级为国道220线)在镇区交汇,国道220连线起柳河镇区与宁陵县城区、连新高速宁陵县出口,距连新高速宁陵县出口、宁陵县城区仅12公里。
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使使柳河镇交通运输业发展得天独厚,全镇共有中型客车30余辆,计程车50余辆, 重型汽车三百余辆,组建了各类性质的搬运公司,装卸运输公司5个。

工业经济

柳河镇历来是宁陵县北部重镇。中国共产党员在宁陵的第一个支部设在柳河,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1958年建立柳河公社,1985年建立柳河乡,1986年撤乡换镇。宁陵县火车站坐落在柳河,县直各部门在柳河设有多家办事处。柳河成为宁陵县经济缩影,是宁陵县北部最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辐射周边宁陵县、民权县、商丘市的数个乡镇。2008年全镇全体私营企业达到百余家,个体工商户达到500余户,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
该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于2000年就初步形成了建材、麵粉、棉纺、副食品加工、工艺品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民营企业达380家,其中工业企业74家,民营经济总量10.6亿元。2005年,总投资3000万元的华丰棉纺厂两万锭扩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鑫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的金鑫麵粉有限公司,2006年,总投资3000万元的开元铸造有限公司先后落户柳河,扩大了柳河经济规模,为柳河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夺取了全县综合考核第一、“乡镇企业”、“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等先进单位,综合实力进入全市第20强。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436万元。
该镇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水泥建材、麵粉加工、机械铸造、棉纱纺织、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一大批大中型企业落户柳河,如中央储备粮柳河直属库、天瑞集团宁陵有限公司、金鑫麵粉集团、开元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金豪纺织有限公司、富博纺织有限公司、华王食品有限公司、顺发电子有限公司、鑫泰服饰有限公司、新鹏泰塑编有限公司、恆嘉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构成了柳河镇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柳河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拉动作用。
2008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畜牧产业化生产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乡镇”。1999年被河南省科协命名为“科普示範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2010年,柳河镇财政收入125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819万元,同比增长16.9%;全镇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142%;农村人均纯收入4650元,同比增长21.5%;招商引资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38.2%,超额完成县定目标任务。

农业生产

柳河镇在农业上形成了蔬菜、果树、白腊条桿、畜牧养殖四大优势产业,建成了河南省最大的温棚脱毒葡萄生产基地,全市最大的夏番茄交易市场和规模养殖示範区、优质酥梨、苹果等效益农业示範区、全省、第二家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示範园和大棚凯特杏示範园。
农业上形成了蔬菜、瓜果、白腊条桿、畜牧养殖四大优势产业。柳河被商丘市命名为全市畜牧养殖大镇。福润养殖场、兴旺养殖小区、兴隆养殖小区等先后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乡镇企业初步形成建材、食品加工、皮毛革工艺三大主导产业,乡镇企业达50多家。
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税金390多万元,全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中央粮食储备宁陵直属库等50个国家、省、县直属单位坐落在柳河镇,成为柳河经济全面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该镇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芝麻、油菜等作物。1989年,全镇粮食总产12725吨,棉花总产680吨,油料总产164吨。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複种指数。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15082吨,棉花总产1196吨,油料总产3189吨,分别比1989年增产2357吨、516吨和3025吨;增幅分别为18.5%、75.9%和18.4倍。1997年以后,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棉花面积缩小,油料面积扩大。200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8558吨,棉花总产量仅724吨,油料总产量5405吨,粮食和油料分别比1989年增产5833吨、5241吨,增幅分别为45.8%和32倍;比1995年增产3476吨和2216吨。2005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种子补贴,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24684吨,油料总产10744吨,分别比1989年增产11959吨和10580吨,增幅分别为94%和64.5倍;分别比2000年增产6126吨和5339吨,增幅分别为33%和98.8%。2007年,全镇水果总产266吨,大都是苹果、葡萄等小杂果。蔬菜总产29265吨。林木以白蜡条(桿)为最多,农条间作面积3万多亩,是民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83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4元。

城镇建设

镇域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2.03万人。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格局,该镇按照“六个一”工程打造了幸福路精品一条街,开发了商业文化广场、投资58万元的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营,柳河镇中心社区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柳河镇区畅、美、亮、洁的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环境和拉升了柳河城镇品位。成楼新型农村社区已建成300套民房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镇区有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电信门市、移动门市、联通门市、柳河镇卫生院、柳河镇初级中学等各种公共设施。

柳河特产

白蜡桿

柳河镇村民擅长条编、白蜡桿加工,是全国闻名的白蜡桿生产基地。

花生

花生是该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该镇土地主要为砂质,因此出产的花生质量上乘,畅销全国。
此外烧鸡、榨油等传统手工艺也很有名。

金蝉

金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煎炸,可蒸煮,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每年6月下旬、7月上旬,是金蝉集中上市的时段,柳河镇居民会大量捕捉金蝉,或自己食用,或出卖给商贩,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教育资源

该镇县现有中学2所,一所是柳河镇初级中学,另一所是县级中学宁陵县第二初级中学;国小20所,在校学生6658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中国长寿之乡

2011年12日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健康城市发展论坛上传来讯息。由论坛主办单位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认定: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柳河镇作为宁陵县北部重镇,人口占据全县十分之一,是长寿之乡的重要组成区域。
此外,该镇先后荣获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範镇”、“中州名镇”、“三级联创”先进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和省级卫生镇等称号;荣获商丘市“五好”先进乡镇,信访稳定、小城镇建设“十强”先进乡镇,综合实力排序“十强”先进乡镇,村镇建设、计画生育、平安建设综合治理、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林业发展先进乡镇,全市安全感和满意度指数全市第一名等荣誉称号,“民调直通车”和人民调解员制度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全市推广;连续三年在全县的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柳河镇(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