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是2012年4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国旦、许身健。
基本介绍
- 书名: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
- 作者:于国旦、许身健
- ISBN:9787565308352
- 页数:234
- 定价:37.00元
-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4
- 副标题: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
内容简介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入选书目的内容全面覆盖我国现行刑法中各项重要制度和刑法学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对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予以充分关注,着力推荐针对刑法学中某一具体制度或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作品。近年来,我国刑法学者对德日刑法理论进行了更为细緻的研究,引起了对犯罪论体系进行改造等诸多关于刑法基础理论问题的争鸣,这些争论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刑法学研究的根基和深层次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因此,《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吸纳了一批介绍国外刑法理论,并能对我国司法实践作出积极回应的具有开创性的作品。
编辑推荐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长期从事刑事业务指导工作的专家担任总主编,选择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建设性的刑法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收入《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希望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为我国的刑事法制建设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少年司法制度概说
一、少年司法制度的源起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价值
三、少年司法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少年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内涵
一、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少年司法制度与少年法
一、少年法的含义和类型
二、确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少年法
三、作为司法制度的少年司法制度
第四章 我国少年司法的现状与问题
一、确立少年司法制度少年法的缺失
二、我国处理少年违法犯罪法律制度的现状
三、对我国处理少年违法犯罪法律制度的反思
四、制定我国独立的少年法
第五章 少年审判组织
一、少年审判组织的域外考察
二、我国少年审判组织的现状
三、创设和完善我国的少年审判组织
第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
三、我国保护处分体系的构建
四、扩大少年司法组织的管辖範围
五、建立和完善前科消灭制度
第七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式
一、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式的基本原则
二、侦查
三、强制措施
四、起诉
五、审判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修订通过 2006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1999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79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6号公布 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决定(2012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5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次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範围问题的答覆意见(2002年7月24日 法工委复字(2002)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1991年1月26日 法(研)发(1991)7号印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1年4月4日 法释(21001)9号公布 自2001年4月12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套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1月11日 法释(2006)1号公布 自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覆 (2000年2月21日 高检发研字(2000)6号)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範围有关问题的答覆(2003年4月18日 (2003)高检研发第13号)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2007年1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高检发研字(2007)1号印发)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1995年10月23日公安部公发(1995)17号印发)
公安部关于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提前解除或减少收容教养期限的批准许可权问题的批覆 (1997年12月30日 公复字(1997)7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少年司法制度的源起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价值
三、少年司法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少年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内涵
一、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少年司法制度与少年法
一、少年法的含义和类型
二、确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少年法
三、作为司法制度的少年司法制度
第四章 我国少年司法的现状与问题
一、确立少年司法制度少年法的缺失
二、我国处理少年违法犯罪法律制度的现状
三、对我国处理少年违法犯罪法律制度的反思
四、制定我国独立的少年法
第五章 少年审判组织
一、少年审判组织的域外考察
二、我国少年审判组织的现状
三、创设和完善我国的少年审判组织
第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
三、我国保护处分体系的构建
四、扩大少年司法组织的管辖範围
五、建立和完善前科消灭制度
第七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式
一、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式的基本原则
二、侦查
三、强制措施
四、起诉
五、审判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修订通过 2006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1999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79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6号公布 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决定(2012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5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次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範围问题的答覆意见(2002年7月24日 法工委复字(2002)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1991年1月26日 法(研)发(1991)7号印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1年4月4日 法释(21001)9号公布 自2001年4月12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套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1月11日 法释(2006)1号公布 自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覆 (2000年2月21日 高检发研字(2000)6号)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範围有关问题的答覆(2003年4月18日 (2003)高检研发第13号)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2007年1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高检发研字(2007)1号印发)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1995年10月23日公安部公发(1995)17号印发)
公安部关于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提前解除或减少收容教养期限的批准许可权问题的批覆 (1997年12月30日 公复字(1997)7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