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产婆术式辩论

产婆术式辩论

产婆术式辩论

产婆术式辩论也是心理谘询师常用的谘询技术,即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用他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人,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的最具特色的方法。在驳斥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对方所应知道的告诉他,而是让他说出他的观点,然后依据对方的观点进一步推理,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他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一教育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产婆术式辩论
  • 心理学:心理谘询技术

源头

产婆术式辩论即"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引入这种谈话方式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并与之辩论,从而解决心理困扰。

例子


有一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了帮助这位年轻人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与这个年轻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苏格拉底: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欧谛德谟:应归于非正义 类。
苏格拉底:偷盗、欺骗、奴役应归于哪一类?
欧谛德谟:非正义类。
苏格拉底:如果一位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的吗?
欧谛德谟:不能。
苏格拉底: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是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幺看呢?
欧谛德谟: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不正 确。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 这种行为该如何解释?
欧谛德谟:应该算正义的。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 结果病治好了,这该属于哪类呢?
欧谛德谟:应该属于正义的。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人发疯了,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欧谛德谟:是。苏格拉底: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刚才说的话。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起到了“接生婆”的作用,因此,他的这套特殊的与人辩论的方法被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通过提问,让对方根据自己的思路来回答,然后进行反驳,结果对方矛盾百出。所以在心理谘询过程中,谘询师的不仅要有谈话技巧,还要明晰的逻辑思维。

心理谘询中的套用

信念
苏格拉底式提问
合乎逻辑的陈述
我必须得到每个人的喜爱和肯定。
为什幺我必领得到每个人的喜爱和肯定,难道仅仅因为我喜欢这样?为什幺一定要这样?
人们喜欢我当然好,但是,指望每个人都喜欢我是不现实的。有的人可能并不喜欢我.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好。即使有的人并不善欢我,我仍能应付。
我必须在每一个方面都胜
任、够格并有所成就。
那里有依据表明我必须能够胜任每一个方面?在某些方面我不能肚任就是灾难性吗?为什幺?
我在有的方面很在行,在其他方面并不在行。儘管我一直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但是我并没有理由要在各方面都胜任。
人们的理想信念应当跟我一致,他们做事情的方式也应
当与我相同。
人们的理想信念为什幺应当跟我一致?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相信同样的东西?他们为什幺必须这幺做?
人们有权奉行与我不同的理想信念。人们有时候说话做事并不讨我喜欢。如果人们总是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那当然好,但我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必须那幺做。
有些人就是坏,他们应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谴责。
仅仅因为某些人的行方式我不喜欢,他们就一定是坏人吗?因为他们不良行为,就把整个人说成坏人,这合理吗?
人们有时候处事不公或者考虑欠周,我也如此。我可以批评他们的行为,但是没必要指责、辱骂他们。
如果我弄砸了某事,我就是个坏人、废物或者白痴。
如果我弄砸某事,我就是一个坏人.这从何说起?谁说我必须一贯正确?
就像每个人那样,我有时候也犯错误、做蠢事。然而,这并不意味表我是废物或坏人。在我一生的过程中,我已经做过成千上万的事情。仅仅根据我 的一小部分行为来给我贴标籤,是不合理的、也是自我挫败的。
世界应该向我提供我所需要的东西。生活应当舒适。我不应该受苦,不应该遇到麻烦事。
为什幺世界应该向我提供我所需妻的东西。仅仅因为我希望生活悠闲舒适,生活就必须这样吗?为什幺?
事情顺心当然好——大部分时间确实是这样。 但是,并没有理由强求万事如意。纷争是生活中很 自然的一部分。
如果事情的发展偏离了我的期望,那就太可怕了。
儘管我希望事价如愿,为什幺事情不如愿就那幺可怕。哪里有证据表明事情必须总是按照我喜欢的方式束髮展?
事情如果不如我的预期,这确实令人失望,也很不方便。但是,结果很少是可怕的,很少是灾难性的。没有理由要求事情必须将合我的要求。
迴避问题总比面对并处理问题容易。
有何依据支持这一说法?当我逃避问题、不去处理问题,我的生活就变得容易了?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恰恰相反的情况?
逃避问题从短期来看也许是便当的,从长期来看则不然。有时,重要的是脱离我们的“舒适区”,去面对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
人类的不幸是由境遇造成的。当事情并不如意,我就不可能开心。
人类的不幸真是由境遇造成的吗?凭什幺这样说?冬管我希望生活中事事顺心,假如某些事情并不如意,难道我就不能照样开心吗?
人生当中有时令出现挑战,但我有能力学会理 性地思考并保持健康的心态,从而避免过于病苦。 我可以尝试“逆来顺受”。
如果有可能出事,我就应该忐忑不安。
我为什幺应该忐忑不安?这对我有什幺帮助?对事态有什幺好处?如果我完全忽略掉它,结果会怎幺样?
对我无法控制的情况忧心仲仲是没有道理的。对之优心仲件并不能改变结果,只能使我感到痛苦。假如出事,我能对付。
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解答。如果我找不到这个解答,就大可怕了。
凭什幺说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解答”儘管 我希望想出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为什幺要认定总有 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即使存在更好的方案,我又 如何预先得知?
很多问题并没有唯一正确的解答,我们只能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我们只能依靠当时所能获得的信息作出决定,井且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作出决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产婆术式辩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