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明办事处
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粤、深、港经济黄金走廊,东邻光明街道及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南连石岩街道和西乡街道,西接沙井街道与松岗街道,北与东莞市黄江镇接壤,是深圳市的西北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9′—113°57′,北纬22°45′—22°48′。下辖19个社区,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总人口414358人(2010年)。
公明办事处地势平坦,青山环抱,形似“聚宝盆”,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公明历来是农业大镇,是深圳市重要菜篮子基地、产业集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年平均气温23℃,年日照时2,133小时,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辖区有林地3万亩,大小水库13座,总库容1,439万立方米。流经境内的茅洲河为深圳市第一大河流,从东向西经松岗街道流入珠江口。辖区划入生态控制线内面积达46.6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的46.5%。生态控制线内涉及社区15个。城市化征转地55,889.702亩,占辖区总面积的37%,可利用的发展空间比较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公明办事处
- 行政区类别:办事处
- 所属地区:深圳市光明新区
- 地理位置:东经113°59′—113°57′,北纬22°45′—22°48′
- 面积:100.3平方公里
- 人口:414358人(2010年)
-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23℃,年日照时2,133小时
历史沿革
公明地域在历史上先后隶属于宝安县、番禺县、博罗县、东莞县、新安县、宝安县、宝安区、光明新区等,其历史名称亦多次变更:建制于明清时期,先后建周家村圩(今将石社区)、白龙岗圩(今茨田埔社区)、永长圩、丰和圩等。后于1929年,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在合水口与上村交界处建公平圩,1931年正式命名为“公明”圩,取“公道”、“光明”之意。1950年属宝安县第四区;1952年10月改属第七区;1958年10月与光明农场(今光明街道)一起组成光明人民公社;1959年4月併入松岗人民公社,1967年7月分出;1983年7月改为公明区;1986年10月改称公明镇;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宝安、龙岗两区,公明隶属于宝安区;自2007年7 月始,公明办事处划分给光明新区管辖。
社会经济
近年来,公明办事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腾笼换鸟”,改造升级旧工业区、旧厂房,最佳化产业结构,加大三大产业基地的配套建设力度,高质量服务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11年,公明办事处各项经济指标节节攀升,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0.82亿元,同比增长14.64 %;引进资金32.51 亿港元,同比增长202.81 %;引进外资企业88家,同比增长18.9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6.87亿元,同比增长37.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24.32 %;地税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9.43 %,国税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22.71%。三大基地完成年度投资5,000万元,基地内道路、供电、排洪实施逐步完善,景观门户和绿化升级工程已全面铺开,总投资约850万元的景观门户工程已完成,绿化升级完成概算立项审核;总投资达1,000万元钟錶基地绿地公园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三大基地配套宿舍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园区经济效益开始凸显,目前三大基地共有25家企业入驻,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度总产值可达 百亿元。已投产的内衣基地的吉田拉链、雪仙丽、埃迪蒙托、星源材质、龙邦材料和模具基地的亿和、铭锋达、海翔铭、聚汇、晔明、兆恆、普力斯科等12家企业,预计年度总产值可达43亿元。钟錶基地内的依波、格雅等9个钟表项目与瑞士精密时计、菲尼史诗等知名企业成功签约。
天虹商场、国美电器、百誉3D电影城、宝利来商务酒店等相继落户公明中心区,形成了集金融、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消费于一体的商业旺区,带动了附近人流和物流,另外,知名商城茂业百货落户公明的项目也正在积极引进中。近期,住宅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宏发上域楼盘盛大开盘,其便捷的地理条件,旺盛的人气,成为光明新城生态宜居的标誌性项目。
2011年,松白路、光侨路、南环路已完成土地徵收工作,东长路、塘明路、华发北路等33个市政道路项目有序推进,投资总额达60亿元,新建道路总长90多公里。
建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2011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2.9%;“两抢”警情同比下降30.6%;“两盗”警情同比下降12.5%。建立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劳资关係日趋和谐。实行安全生产格线化和“一岗双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平稳可控。认真落实查违工作政策,有效遏制违法抢建行为。以查处“六乱”为重点,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市容环境明显提升。
地图信息
位置:深圳市光明区金辉路6号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