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帝国国旗
1915年12月,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欲将中华民国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原定民国五年(即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废五色旗,改为中华帝国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华帝国国旗
- 产生时间:1915年底
- 使用时间:未正式使用
- 国旗图案:十字形红色框架分割黑白黄蓝四色
诞生过程
公元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3日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中华帝国。1916年欲定为洪宪元年,中华民国总统府改为新华宫(今中南海)。
中华帝国国旗1

国旗特色
相对与孙中山等人倡议的五色旗,中华帝国国旗是五族共和旗的变种。由原来的汉、满、蒙、回、藏依次排列,变更为满、蒙、回、藏分列四方,汉族一统天下。
中华帝国国旗(现藏于博物馆)

基本信息
中华帝国国旗是袁世凯在1915年至1916年间筹备建立的中华帝国打算启用的国旗。



袁世凯洪宪帝制的国旗,据说曾有提议在五色旗上加红日一轮,以表示“五族共戴一君”的含义。

消亡
袁世凯被迫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复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华帝国灭亡,中华帝国国旗也走完了它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