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头皮湿疹

头皮湿疹

头皮湿疹是指湿疹是一种有明显渗出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 这与化学製品的滥用、环境污染、三废治理不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头皮湿疹
  • 外文名:Scalp eczema
  • 类型:过敏性疾病
  • 诱发因素:化学製剂、化妆品、香料、染料等

发病特点

①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② 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
③ 反覆发作;
④ 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
⑤ 剧烈瘙痒。

致病因素

体内因素

过敏性体质是湿疹反覆发作的主要原因, 其他也包括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紊乱,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病灶感染,肠寄生虫病,静脉曲张,多汗,皮肤乾燥等。

外界因素

如化学製剂、化妆品、香料、染料、清洁剂、动物毒素、蛋类、鱼虾及牛奶等异性蛋白、花粉、尘埃、细菌感染、日晒、寒冷、搔抓等。
体内因素是湿疹 反覆发作的主要原因,体内毒素是湿疹存在的基础。彻底排毒、改变 过敏性体质 是根本性治疗湿疹的关键。

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常对分布,皮疹有多种形式,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痂等。自觉剧痒,抓破后可引起感染。容易转为慢性,且反覆发作。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以四肢多见。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可呈苔癣样变,脱屑,色素沉着,自觉剧痒。常可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治疗方法

外治法

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亚急性湿疹
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慢性湿疹
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普榆膏外搽。

内治法

血热型:见于初发不久泛发性皮损。心中有火,血热生风,风盛则痒。症见:成片红色小丘疹,痒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宜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处方:生地30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苍耳子9克,白鲜皮9克,苦参9克,地肤子9克,黄芩9克,生甘草9克。水煎,日服一剂。
风燥型:日久泛髮型皮损。症见:瘙痒无度,皮肤浸润肥厚,呈苔藓状,舌淡苔净,脉细滑。
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牡丹皮9克,红花9克,荆芥9克,苦参9克,白蒺藜9克,苍耳子9克,白鲜皮9克。水煎,日服一剂。
风盛型:见于瀰漫性皮肤浸润肥厚的皮损。症见:几年至几十年顽固不愈,周身剧痒,状如牛颈之皮,脉弦,舌质红,苔黄。
处方:乌蛇9克,蝉衣6克,荆芥9克,防风9克,羌活9克,白芷6克,川莲9克,黄芩9克,金银花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日服一剂。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头皮湿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