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课标必读丛书:1984

新课标必读丛书:1984

新课标必读丛书:1984

《1984》内容简介:在一个名为“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的社会,党的四个部门分别命名为真理部、和谐部、仁爱部、富民部,然而这个国家拥有的只是虚假、战争、残忍和贫困。“电子萤幕”无处不在,24小时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连最私密的性生活也不例外。

人们不允许有任何私人的爱好,只能热爱“老大哥”——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记忆不再可靠,人们每天在仇恨中生活。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是国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这段绝妙的政治寓言让人不寒而慄:如果有一天这一切再重现。

基本介绍

  • 书名:新课标必读丛书:1984
  • 译者:富强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1313713 
  • 作者:乔治·欧威尔 (George Orwell)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页数:282页
  • 开本:1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新课标必读丛书:1984》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情节离奇、怪诞,却似乎符合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小说描述了极权主义的恶性发展,展望了一个可怕的结局一人性被扼杀,自由遭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单调。同本书一样,奥威尔的成名作《动物庄园》也是一本很有洞见一虽然同样偏颇一的小说。书中主人公全是动物,故事情节荒诞不经,颇有喜剧色彩,这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恐怖的感觉。但是《1984))则完全脱去喜剧气息,恐怖入骨的感觉瀰漫着整个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乔治·欧威尔(George Orwell)乔治·欧威尔(O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在世界
小说界,有所谓“反乌托邦三部曲”,即苏联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奥威尔的这部《1984》

序言

乔治·欧威尔(O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在世界
小说界,有所谓“反乌托邦三部曲”,即苏联扎米亚京的《我们》、英
国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奥威尔的这部《1984》。
简单地说,本书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情节离奇、怪诞,却似乎符
合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小说描述了极权主义的恶性发展,展望了一个
可怕的结局一人性被扼杀,自由遭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单调。
同本书一样,奥威尔的成名作《动物庄园》也是一本很有洞见一虽
然同样偏颇一的小说。书中主人公全是动物,故事情节荒诞不经,颇有
喜剧色彩,这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恐怖的感觉。但是《1984))则完全脱去
了喜剧气息,恐怖入骨的感觉瀰漫着整个作品。
这里所说的恐怖,不是血淋淋的具体场面,而是一种人性泯灭的无
望之感。比如,小说描述了一种官方语言,叫做“新潮语”,它被强制
使用,其目的在于把单词量减至最小,这样一来,除了国家颁布的概念,
人们将无法思考其他任何东西。又如,每个党员都无权拒绝官方的监视,
每个房间都装有无法关掉的电子萤幕,而萤幕会把每一种声音準确地传
递给“思想警察”……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不但受到普通读者推崇,更是深得
学者的青睐。小说中独创的几个词语,比如“老大哥”、“双重思想”、“

潮语”、“思想警察”等等,已经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并在世界範围
内流行。大家公认,《1984》是对集权主义的最形象描述,也是最尖锐
的反抗。《纽约时报》讚誉此书:“这一代人中,没有其他任何一部作
品能像本书一样,唤起我们对自由的深切渴望,以及对专制的切齿痛恨。”
很多人坚信:“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会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事实上,《1984》并不是单纯的政治小说,而是试图追问人性的善恶、
美丑以及实现的途径。对于人性的关怀,使小说没有沦落为乾瘪的教科
书和宣言。否则,它不可能吸引全世界範围内的广大读者。小说中,即
使谈论的是政治,其背后所关注的仍然是人性。使政治与人性水乳交融,
这也许是奥威尔创作的最成功之处。
总之,这是一本略显深奥的书,可以反覆阅读,每次都有更深的理解。
对于读者来说,本书既是智力的挑战,也是获得智慧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新课标必读丛书:1984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