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伟民
谢伟民,笔名韦明。记者。男,汉族,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现改为华东师範大学)。现任上海劳动报社记者;兼任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上海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上海专业报企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世界华人远程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
从事专业摄影36年,以捕捉和记录历史文化变迁见长,被国内外同行誉为“用镜头写上海史”的中国着名纪实人文摄影家。1992—1999还曾任香港《亚太经贸》杂誌、香港《国际经贸》杂誌执行主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谢伟民
- 外文名:weimin xie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上海
- 职业:媒体人 摄影师
- 毕业院校:上海教育学院(现为华东师範大学)
人物简介
从事专业摄影36年,以捕捉和记录历史文化变迁见长,被国内外同行誉为“用镜头写上海史”的中国着名纪实人文摄影家。现任上海劳动报社记者;兼任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上海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上海专业报企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世界华人远程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1992—1999还曾任香港《亚太经贸》杂誌、香港《国际经贸》杂誌执行主编。
成长经历
1972年从上海杨浦中学毕业后,去上海奉贤星火农场插队
谢伟民(右)与大众摄影报创办人员(上)

1978年考入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
1980年毕业到上海市《劳动报》任摄影编辑、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以来,已拍摄各类摄影作品3万余幅。其中《有奖销售的另一面》、《血谊》、《八年里悄悄发生的》先后获得1985年、1988年中国好新闻作品奖。《师徒情深》入选“中国新闻摄影50年”并编入1987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国新闻摄影年鉴》,并去荷兰等国巡迴展出。另有《教授妈妈》、《姑娘摆开大饼摊》、《新农家乐》等26幅作品获国内外有影响的摄影比赛一、二、三等奖,并出版了《班组生活》摄影集、《黑白记忆-上海1980年代》(与王海合着)。
谢伟民(右)与交警28年后的重逢

1981年,经着名文学评论家毛时安等介绍推荐加入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文艺评论创作组。
1985年以来,先后发表了《平凡之中见真情》、《提倡城市题材的摄影作品》、《谢伟民摄影观》、《费孝通江村经济与记实摄影》、《坚定维护摄影者的着作权》等二十余万字的摄影论文。其中《提倡城市题材的摄影作品》一文还入编上海市优秀摄影论文集。中国《工人日报》曾载文称其摄影作品“具有独特的新闻敏感,能从常人的眼光中发掘出独到的题材,并配以恰到好处的文字说明”。
2013年3月,谢伟民与当年的红领巾

1986年1月20日,谢伟民与文汇报徐裕根、新华社杨溥涛、上海摄影家协会朱钟华4个人创办了文革后、中国的第一份摄影报纸《大众摄影报》,后因刊号的问题,试刊一期,即告夭折。
上世纪80年代,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理论和他前后50年的”江村经济“调查史给了谢伟民许多摄影记录方式的启迪,80年代以来他连续做了大量的採访人物的摄影纪实连续报导。
1987年,谢伟民与上海专业报企业报新闻摄影学会摄影同仁们,创办了“上海新闻摄影作品图片交流站”,为当时国内最早的新闻图片交易雏形。
2011年起,谢伟民在新浪开设实名微博“侬好谢伟民”,刊发大量反映80年代上海(包括部分国内其它城市)人文纪实照片,反响热烈;在腾讯、《解放日报》、《劳动报》等国内多家网站和平面媒体开设图片、摄影评论专栏。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连续做了大量的採访人物的摄影纪实连续报导,反响热烈。2011年12月2日,谢伟民在其微博上刊发了一组28年前的南京路老照片,在网上和被国内媒体大量转载,上演了拍摄者与被摄者28年后重逢”新闻事件,为网友誉为“史上最美的重逢”。2013年3月5日,他的一条《30年前发生在杭州火车站的难忘一幕》微博发表后,引发网友和媒体的关注;杭州《钱江晚报》连续4个整版“帮找当年的四位红领巾”系列报导,浙江卫视等电子媒体等倾情加入,圆了谢伟民多年未了的梦,被广大网友称为“发生在2013年的美丽故事”。
摄影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