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军山谒武侯墓
这首诗是林则徐对诸葛亮未完成汉业的感慨之情的表达,同时倾吐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定军山谒武侯墓
- 创作年代:道光七年
- 作品体裁:七律
- 作者:林则徐
- 作品出处:林则徐传记
- 作品题材:诗歌
作品原文
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
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
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
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注译译文
陨:陨落,指诸葛亮去世。
诩:夸讚。
抱膝:有所思的样子,文天祥《楼桑》诗::"天下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管乐:管仲和乐毅,古代名相。
伊周: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指执掌朝政的大臣。
创作背景
道光七年(1827)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武侯祠凭弔。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