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代县麵塑

代县麵塑

代县麵塑

代县麵塑是流传在山西省代县具有审美情趣的民俗艺术品。它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和民俗活动紧密相依,是逢时过节、婚丧嫁娶、祭祀祈福时的必备之物。代县麵塑形式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勤劳的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嚮往和追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代县麵塑
  • 概述:流传在山西省代县
  • 时间:农曆七月十五
  • 简介: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还有塑造性

起源

代县春节期内要敬神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麵团,捏製成佛手、石榴、莲花、桃花、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清明节要捏“寒燕儿”捏好蒸熟的的寒燕儿,再用颜色加以点染,插在树枝上。寒燕儿相传与寒食节有关。
农曆七月十五,代县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相传这种习俗开始于元代,据说人们用互赠面人传递信号。至今,民间还有七月十五捏麵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七月十五的麵塑样式繁多,有牛、羊、猪、免、猫、鸡、鸭、娃和花卉、瓜果。还有寓含幸福吉祥、爱情的鸳鸯、孔雀、狮、虎、鹿等动物造型。十五过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一串串麵塑,农曆八月十五,代县要蒸花糕,花糕中间往往插以红枣,即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馈赠品,很受欢迎。

民俗

代县民间在婚娶之日,男女两家都蒸很多喜馍。这些大喜馍,要摆在桌子上供人们欣赏、品味,在寿诞之期,也常蒸製喜馍,喜馍多以桃形为主体,上面加上各种寓意吉祥长寿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做为寿馍赠送亲友之用。办丧事时,当地人还要捏制一种在灵堂前面供奉的大祭麵塑,这种麵塑有的捏成枣卷,有的捏成各种水果、小动物形象,甚为精巧别致,有的蒸熟后点染,有的凉乾后点染,要代县一带,有一种以胖娃娃为题材的人物麵塑。同时,还有一种玲珑小巧,不点染颜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这种小面人,有着爬、卧、抱花、啃瓜的各种姿态。有时,还将其置于染成大红大绿的大面花之中,相传,这类麵塑是当地民众为上五台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专门製作的供品。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还有塑造生、旦、净、未、丑等戏剧人物麵塑,甚至拿到庙会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麵塑,製作也颇为精巧。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代县麵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