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波(基层法官)
孙波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被评为201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在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中央主流媒体组织开展的“谁是最美基层法官”活动中,他被评选为“最美基层法官”。2014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孙波“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波
- 国籍:中国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日期:1973年11月
- 职业:法官
人物生平
孙波,男,1973年11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法律本科学历,1995年考入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现任刑庭审判员。2004年以来,孙波同志参与审理刑事案件1890件。在他主审的430起案件中,无一发改和上访缠诉。由于他长期忘我工作,身体严重透支,有病一拖再拖,不去医院治疗,终因劳累过度,致使双肾衰竭。在三天做一次透析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审判。他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我还要办好今天的案件。”
人物评价
用信仰铸就忠诚
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孙波“以铁肩担道义,用信仰铸忠诚,把办好案、办铁案视为天职”,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用信仰铸忠诚”,寥寥六字,为孙波成为“时代楷模”作了精闢论断。孙波能够“忠实履行公正司法的神圣职责,与生命赛跑,与病魔抗争,在忘我工作中追求生命价值,守得住节操,经得起诱惑;在秉公办案中坚定职业操守,为百姓着想,为民众解难;在司法为民中彰显公僕情怀”,是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牢记宗旨、信念坚定的优秀品质,公正司法、刚直不阿的责任担当,生命不息、办案不止的钢铁意志,廉洁自律、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潜心钻研、追求卓越的执着精神,而所有这些高尚品行,都深深地植根于孙波对法律事业的坚定信仰,并由此生髮出对党和人民、对审判工作的忠诚。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核心,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生老病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仰,成为行尸走肉,人生变得毫无意义;扩而大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艰难曲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信仰缺失,若此,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希望渺茫,这个时代未来堪忧。
哲学家萨特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有坚定的信仰,就会有磐石一样的坚守。在执法办案中抵制各种利诱甚至威逼,在清贫生活中拒绝相对舒适的生活改变,在个人前程出现转机时甘于平淡,在健康受到损害、生命的长度难以把握时仍然选择执着坚守……时刻坚守着一名法官的职业尊严,不管遇到什幺样的诱惑、威胁、病痛和劳累,都坚持“把活乾好”,“抓紧时间多做一些事,做好一些事”; 终生坚守着自己的“执拗”,“执拗地追寻法律的真谛,执拗地还原案件的真相,执拗地寻求公平和正义”;永远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名纯粹的法官”。孙波以实实在在的言行,让人们看到了信仰会带给人多幺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代呼唤楷模,楷模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箇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实现。实现中国梦,既要登上物质财富的高地,更要登上坚定信仰的高地,正是有像孙波一样有着坚定信仰的“时代楷模”不断涌现,中国梦的实现才有了坚实基础。
孙波作为法官队伍的一员,成长为“时代楷模”,是全国法院的骄傲,更是全国广大法官的学习楷模。我们向孙波学习,就是要始终坚定对法律事业的信仰,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于司法事业,情系人民民众,公正廉洁司法,不断增强司法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更好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人民法官的职责使命。
轶事典故
孙波视办好案、办铁案为法官天职,从事审判工作20年,执着于还原案件真相,执着于追求法律真谛,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890件,其中经他主审的430起案件,没有一起改判,没有一起超审限,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缠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8%。
几年来,在鹤岗市,牵扯到2600多人利益的非法集资诈欺案、市政协原副主席白玉库雇兇杀人案及多件“省内第一起”新类型犯罪案件的公正审判,让30多岁的主审法官孙波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吃住在办公室的“疯狂21天”,“消化”非法集资大案 2008年10月,天达地产公司资金鍊断裂,公司“老闆”李某涉嫌非法集资、诈欺7亿余元人民币,涉案人员2600多人,案卷400多卷……审理这样一起案件,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是第一次,孙波也是第一次。
因为案卷实在太多,鹤岗中院专门腾出一间会议室作为孙波的办公室。“案卷摆了一地,几乎再没有地方下脚。”孙波买了一箱速食麵、一条香菸,从家里拿了一个大碗、一双筷子,住进了办公室。
一个月里,孙波累了就睡,饿了就吃,睁眼闭眼都是案卷。有人称其连续吃住在办公室的日子为“疯狂21天”。
最美基层法官孙波

“每个案卷都得一口气从头到尾细细捋,中间要是断了,要想重新捋顺,太费劲!”孙波看完了所有的案卷,写出了近20万字的阅卷笔录和相关资料,对于每一个涉案人员、每一笔资金,适用的法律和需要把握的政策,都了然于胸,为此案的高质量审结奠定了基础。
庭审时,审判大厅座无虚席,由于庭前準备工作充分,无论是对控辩双方意见的归纳,还是庭审节奏的驾驭等,都严谨有序,案件得以顺利审结。大批受害者旁听庭审后,对法院能够公正裁判有了信心,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原以为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都‘打水漂’了,没想到法院为我们做了主。”虽然这起集资案已审结好几年了,受害人李某面对记者,对法院的感谢之情仍然溢于言表。
干活儿“两头兼顾”,一头把自己埋在案件堆里
2005年,鹤岗中院刑事审判庭因审判人员调动等原因,人力不足,一时间积压了不少案件。业务过硬的孙波和其他区县法院的一些法官被抽调帮助清理积案。
“中院缺人,我们法院就不缺人吗?”工农区法院提了一个特殊要求,“借调可以,但区里的案子也要审。”面对这样的条件,孙波答应了。
当时,孙波在工农区法院每年大约需要审理100多件案件,平均下来3天一件。而鹤岗中院处理的多为案情複杂、社会影响大、审理难度大的案件。面对骤然增加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孙波想的不是苦和累,而是怎幺把案子办好。
问题还不仅如此,由于是“两头兼顾”,还有一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摆在孙波面前:工农区法院认为孙波被借调中院,担心孙波在工农区法院乾不长,认为提拔干部考虑孙波不合适;而中院因孙波编制在工农区法院,提职晋级时也没法考虑孙波。这样一来,孙波干活儿虽然“两头抢”,说到个人进步,又两边都靠不上。
对此,孙波也没想那幺多,而是一头把自己埋在案件堆里,一心一意办好案件。
因为卷宗不能带回家,白天又要开庭,孙波夜间阅卷是常事。一天,到了凌晨,孙波还没回家,妻子刘桂华“恼了”,担心他累坏了,给他打电话:“什幺工作非得你乾啊?别人就干不了?不行就回工农法院吧,咱们不干了。”孙波向妻子辩解:“院里把清理积案这幺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怎幺能不小心谨慎地办好呢?” 留下一个瑕疵,都会引发社会的躁动不安
白玉库原系鹤岗市政协副主席、交通局局长,在鹤岗市赫赫有名,当时鹤岗流传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就找白玉库!”可见白玉库的能量之大。白玉库卸任交通局局长后,和后任局长发生矛盾,遂雇兇杀人,将后任局长杀害。
这起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因案情複杂,检察机关建议延期审理并补充侦查。由于半年多没有开庭,加之被告人白玉库身份特殊,在侦查阶段又因病一直保外就医,引起社会上风言风语,对法院能否公正审判此案产生了疑问。
疾风知劲草,院里把这个案件交给了孙波。为把案件办成“铁案”,孙波一遍遍翻阅、研究卷宗,核实证据,研究白玉库犯罪的动机、实施过程及案发后的行为。“遗漏一个细节,留下一个瑕疵,都会引发社会的躁动不安,我不敢也不能不用心。”孙波这样说。 开庭后第三天,此案就进行了公开宣判,认定白玉库犯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结果同步发布在媒体上。
把心摆正,不为利慾所惑,不为恐吓所惧 “主持公道”就得把心摆正,不为利慾所惑。孙波视司法廉洁为做事底线,20年来所办案件没有一起不廉举报。其实,孙波有许多次“发财”的机会,有人允诺给他“好好表示一下”,也有人允诺帮他“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但孙波都不为所动。
工农区法院刑庭审判员申立红曾经和孙波共用一个办公室很长一段时间,她告诉记者:“孙波的性格随和,有的当事人以为他好应付,在办案中请他吃饭,或套近乎许以好处,他都一一严词拒绝。了解孙波的人都会对要给他送礼的人忠告:“不要白费劲,这些是没有用处的。”
2006年3月,在处理一起涉黑团伙案中,被告人的哥哥揣着2万元钱找到孙波:“留我弟弟一条命。”孙波拒绝了。没过几天,他又带着10万元找到孙波,又是碰了一鼻子灰。随后,当事人的亲属又找了孙波两次,增高了价码,但在孙波面前“依然不好使”。
最终,这个案子因为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被告人并没有被判处死刑。事后,送钱的人评价孙波:“这人行,不是咱们想像的那样。一口水都没喝过咱们的,不是照样把案子办得让人服!” 白玉库案件的被害人家属田某每次回忆起当初找孙波的情形,都敬佩不已:“当初我心里没底,就来法院找到孙波,孙波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嫂子,你放心,这个案子不仅你关注,全市百姓都关注,我一定会依法办成铁案的!’”田某说:“孙波话说得很好,但我心里还是不放心,你想,白玉库的朋友曾经找到过我,要给我一大笔钱,那真是一笔巨款,不少人可能一辈子也挣不来,我就寻思,这人能找到我,还能找不到孙法官说情?鹤岗就这幺大个地方,找个人牵线搭桥还不容易,何况白玉库社会交往那幺宽。可判决下来,我才知道孙波真是为民做主,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有利诱,也有威逼。 有一次,孙波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孙波,我知道你家住哪,你爸妈住哪,你家孩子在哪上学。我们家的案子要判偏了,我弄死你全家!”
“我是法官,还能怕威胁?”孙波厉声说道。
妻子刘桂华在一旁听到孙波的回答,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事”,再三追问下,孙波才将这件事告诉妻子。贤惠的妻子知道真相后,没有担心自己,倒是担心孙波和孩子的安全,劝孙波别因“硬碰硬”招致不测,孙波对妻子说:“不惩处罪犯,那法官就是罪人。”
回首往事,孙波对记者说:“法律的力量在于正义,法官的责任在于公正。办完每一个案子,我都会反思当事人是否得到了公正待遇、判决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庆幸的是,这些年,无论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还是在当事人的威胁恐吓面前,我始终做到了审理每一个案子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