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颈项强直

颈项强直

颈项强直(stiff-neck),指由于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受到刺激后,引起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颈项强直是脑膜刺激征中重要的客观体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强直,尤其是伸肌,头前屈明显受限,即被动屈颈遇到阻力,头侧弯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头旋转运动受限较轻,头后仰无强直表现。由于颅后窝处的脑膜受到刺激,进而累及颈髓1~4及相应的颈神经根,使其支配的颈部深层肌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过度紧张挛缩。多见于各种脑膜炎或脑膜刺激性病变,如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还可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后窝病变、破伤风、颈部疾患,如颈椎病、结核、外伤、畸形等。治疗应找到引起颈项强直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基本介绍

  •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 常见发病部位:颈部
  • 常见病因: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
  • 常见症状:颈部肌肉痉挛性收缩、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

病因及常见疾病

1.细菌性脑膜炎
因细菌感染造成,常见流感嗜血桿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
由结核桿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桿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3.病毒性脑膜炎
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包括几种与腹泻有关的病毒。
4.隐球菌性脑膜炎
由真菌引起,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隐球菌,可在鸽类中找到。健康人不易患与真菌有关的脑膜炎,但对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则不一样,这是一种可以引起爱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5.其他
还可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后窝病变、破伤风、颈部疾患等,颈部疾患如颈椎病、结核、外伤、畸形等。

鉴别诊断

1.颈型颈椎病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本型实际上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大多处于颈椎椎节退行性变开始时,通过窦椎神经反射而引起颈部症状。但如处理不当,易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类型。
2.颈椎病
又称颈椎综合徵,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徵、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徵,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鬆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徵的综合徵。
3.颈肋综合徵
颈肋综合徵是胸廓出口区重要的血管神经受压引起的複杂的临床症候群,又名颈胸廓出口综合徵、前斜角肌综合徵、胸小肌综合徵、肋锁综合徵、过度外展综合徵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经症状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无力、手部青冷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等。

检查

1.腰穿脑脊液化验。
2.颈部活动度检查。
3.颈部MRI检查。
4.头颅MRI检查。

治疗原则

根据引起颈项强直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早期发现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及时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颈项强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