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是南京大学所属的教学研究型工科学院,是国家计委和教育部2002年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示範性软体学院。学院现设有软体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嵌入式技术系,以及国家级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软体人才国际培训(南京)基地(国家外专局)、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大学软体学院
  • 外文名:Nanjing university software institute
  • 简称:软院
  • 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 创办时间:2002
  • 类别:主干院系
  • 知名校友:王信文
  •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
  • 现任院长:李宣东
  •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 邮政编码:210046

简介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是国家计委和教育部2002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学院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区地处学校仙林校区,学生食宿在学校仙林校区。学院在职软体工程硕士(MSE)教学中心设在学校鼓楼校区。现有在校本科生760余人,研究生250余人。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院徽南京大学软体学院院徽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是我国高层次、複合型软体实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依託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体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软体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在科学研究上的优势,依託南京高新区在资金、政策和产业上的优势,积极进行软体工程技术项目研发和软体工程教育,为促进我国软体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套用型软体人才。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软体工程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授13名,副教授10名,其中1人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院还聘请着名IT技术专家侯捷先生等一批业界知名软体专家给学生授课。

专业设定

软体学院现设有软体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嵌入式技术系等三个系,开设软体工程本科专业,软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套用软体工程硕士专业,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专业,套用软体工程博士专业。同时还设有(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级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Cisco网路技术学院、IBM Linux人才培养中心、国家软体人才国际培训(南京)基地。学院形成了面向软体生产、面向软体服务等两类套用型软体人才的培养体系,开展系统分析与软体设计、软体过程与管理、资料库与信息系统工程、网路通信与多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体技术等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
软体学院秉承理论教学、软体技能培养和项目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70%以上专业课程採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产业界需求密切接轨。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计算系统基础、计算机组织结构、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业系统、网路通信系统、资料库系统、离散数学、统计与经验方法、软体工程概论、软体设计、大型软体系统构造与体系结构、软体测试、人机互动技术、软体过程与管理、软体模型与分析、高级C++程式设计、中间件技术、嵌入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Linux、网际网路程式设计、套用集成原理与工具等,并要求学生选修部分学分的与国际着名软体企业合作的具体软体系统课程,完成课程实践项目2-3个,参加一学期毕业设计。此外,学院还组织学生进行程式设计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大软体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开发创造;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软体学院的目标是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複合型高级软体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体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计算机软体开发经验、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较强的软体项目管理能力,毕业生适合在软体企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部门从事软体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
软体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际着名大学建立了教学合作关係,与Microsoft、IBM、Intel、Cisco、HP、Motorola、Oracle、Sybase、Rational、Siemens、Trend、Sun、Citigroup、Autodesk、Samsung等国际知名软体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学生实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学院依照软体产业需求来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实现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定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通过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工程实践和双语教学等手段建立一整套成熟的高级软体套用人才培养机制。Pascal语言设计者、图灵奖获得者沃斯教授,着名IT技术专家侯捷先生等一批知名专家曾经在学院作专题报告和授课。

教学实验设施

软体学院教学实验设施先进,普通教学实验室配备有近800台PC实验设备,并设有Intel Xscale、Cisco网路、Sun工作站、IBM Linux等专用教学实验室。学院还得到了Microsoft、IBM、Intel、Cisco、Sun、Oracle、Sybase、Rational、HP等10余家国际着名软体企业捐赠的大量教学实验软体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实验条件。同时学院为三年级以上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每人配置一台专用PC机;学院还在南京软体园和江苏软体园20家骨干软体企业挂牌建立了学生工程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具体的软体开发,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人才培养

软体学院在软体人才培养方面的取得了显着成效,连续两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IBM、Microsoft、Intel、Motorola等着名IT企业中均有我院毕业生的身影;软体工程本科专业2005年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139所大学开设该专业的第一名;学院还获得了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04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获得了Sun举行的全国大学生2005 Java Cup信息技术大奖赛的第一名,IBM举行的全国大学生2004 Linux随需应变大赛第二名,以及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2005 Microsoft全球嵌入式比赛的第五名.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国家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多层次实用性软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根据计算机软体企业的需求,按照工程化、国际化的培养方向,探索新的软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体人才培养力度。学院的毕业生将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複合型高级软体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体基础知识、丰富的计算机软体开发经验、以及较强的软体项目管理能力。
学院在强调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同时,制订了一套有别于传统计算机学科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化、複合型和实用性。一方面,学院结合软体发展潮流,调整和最佳化软体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院在课程设定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体生产的流程;同时,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在管理、组织协调、智慧财产权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高级软体人才。
学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强化对国际技术标準的认知和实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学院目前已初步组建了一支包括博导、教授、博士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拥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和网路实验室,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和软体专家用英语授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师资和优越的教学实验条件。同时,学院与国家级软体园、着名软体企业合作建立条件优越的软体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具体的软体开发,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办学定位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的办学定位:“软体学院是南京大学所属的教学研究型工科学院。学院实行企业化管理,注重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多层次複合型高素质的软体实用人才。南京大学软体学院立足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複合型软体实用人才,立足于为中国民族软体产业振兴培养对国际软体产业认知的高水平工程人才。学院在以下五个方面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创新点:
● 一个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软体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 一个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 一个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和满足软体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 一个符合教育体制改革导向的学院管理模式。
● 一个面向社会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体系。

学科定位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广泛套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个学科的概念已经无法概括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工程、技术及套用特性,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国际上,IEEE于2001年提出了计算学科的教学规划,把传统的计算机学科上升到计算学科,并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体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以及其它有待发展的子学科,各自设计了独立完整的教学计画CC2001;在我国,国家计委和教育部于2001年底在一流大学中批准设立了35所国家级示範性软体学院,开设了软体工程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开展与CC2001-SE和CC2001-IT相关的教学。教育部还将于2005年推广计算机科学、软体工程、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等4个方向的计算学科人才培养分流。
软体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和所关心的知识领域方面有较大的区别。下图给出了两者在学科领域上的区别。

培养规格

目标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複合型软体实用人才。

规格

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合格,思想品德好,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的软体基础,受到良好的软体工程训练,熟悉软体套用和工具,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我们培养的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的一般特徵:
对软体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体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体和软体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一个以上的计算机软体套用领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体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作业系统、资料库管理系统和程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合理认知软体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複概念;有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体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体的使用;具备综合套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方法解决複杂性软体问题的能力;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体从业能力,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南京大学软体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