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牛子宫内膜炎

牛子宫内膜炎

牛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在母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是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较为多见,常由急性未及时或未彻底治疗转化而来。发病原因多见于产道损伤、难产、流产、子宫脱出、阴道脱出、阴道炎、子宫颈炎、恶露停滞、胎衣不下以及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消毒不严,致使致病毒侵入子宫而引起。

基本简介

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较多,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桿菌和葡萄球菌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济南第一、二奶牛场对45头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牛进行了细菌学检验,结果分离到上述三种菌的占75.56%。某中链球菌牛的检出率为48.89%,大肠桿菌检出率为26.7%,葡萄球菌检出于为13.3%,其次是变形桿菌、棒状桿菌和其他菌。

诊断技术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患病牛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体温略有升高,食慾和产奶量下降。有的病牛表现拱背、努责,常作排尿姿势。从阴门中排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卧下时排出的数量较多,常附着于阴门下角及尾根上,乾燥后形成痂皮。
直肠检查,可触及到一个或两个于宫角变大,子宫壁变厚,收缩反应微弱。有时触摸子宫有痛感,,着有分泌物积聚,可感到有明显波动。
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经常由阴门瓣出脓性分泌物、特别是在发情时排出较多,阴道和子宫颈黏膜充血,性周期紊乱或不发情 。
隐性子宫内膜炎,无明显症状,性周期、发情和排卵均正常,但屡配不孕,或配种受孕后发生流产,发情时从阴道中流出较多的混浊粘液。

临床纠误

子宫积水和子宫积脓时要和妊娠子宫区别,特别是和妊娠1~2个月的子宫进行区别。除了解病史和配种日期外,还可通过直检触摸胎儿和胎膜。不能区别诊断时,需要间隔10~20天再检查,妊娠的进展通常较快。

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当子宫炎无全身症状时,一般採用子宫局部用药。通常用下列药物中的一种:土霉素粉2克;四环素粉2克;金霉素1克,青霉素80~100万单位;青霉素100万单位和链霉素0.5~1克,溶于蒸馏水100~200毫升,一次注入子宫。每日或隔日一次,直至排出的分泌物量变少而洁净清亮为止。
对慢性及其含有脓性分泌物的病牛,可用卢格氏液,或0.1%高锰酸钾液,或0.05%呋喃西林液,或3~5%氯化钠液,沖洗子宫。卢格氏液配製方法:碘25克、碘化钾25克,加蒸馏水50毫升溶解后,再加蒸馏水到500毫升,,配成5%碘溶液备用。用时取5%碘溶液20毫升,加蒸馏水500毫升,一次灌人子宫。碘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力,,用时由于碘的刺激性,可促脑子宫的慢性炎症转为急性过程,因而可使子宫黏膜充血,炎症渗出增加,加速子宫的净化过程,促使子宫早日康复。
对于子宫蓄脓症的治疗,可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一次向子宫腔内注射2~6毫克,能获得良好效果。
对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禁止沖洗之宫、以防炎症扩散。为了消除子宫内渗出物,、可用药物促使子宫收缩,并向子宫腔内投入土霉素胶囊。
(2)生物疗法: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健康母牛阴道中分离出一株产酸能力极强的阴道正常菌--乳桿菌,它能利用阴道黏膜上皮糖原分解为乳酸,以此来抑制病原菌,现在已经将这种乳桿菌製成生物製剂,定名为"乳孕生"。给病牛每天子宫内投入1次。每次1~2瓶,连投3~5次,经在济南、北京、青岛乳牛场400多例的实验,对母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癒率为80.9%。这种製剂无副作用,克服了使用抗菌药所产生的细菌抗药性和药物的刺激作用。

预防措施

人工授精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母畜子宫感染。在分娩接产及难产助产时,必须注意消毒,患有生殖器官炎症的病畜在治癒前不宜配种,此外,这种治疗产后"胎农不下,可 以大大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牛子宫内膜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