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

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

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

《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是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丽华、段春贵。

基本介绍

  • 书名: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
  • 作者:宋丽华、段春贵
  • ISBN:9787302420750
  • 定价:3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01

内容简介

《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全书共6章,介绍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各种核效应的物理机制,讲述对这些核效应进行唯象分析的核修正模型,以及从实验数据中获取相应核修正模型参数值的方法.鑒于本书大部分内容的前沿性和引导性。

前言

通过高能粒子与质子碰撞,可以了解组成质子的夸克和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很好地获得质子中的部分子分布函式.这些分析对于精确地计算反应截面、发现新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可以清楚地了解核环境对夸克胶子部分子分布函式的影响(即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的核效应),从而较好地抽取出束缚核子中的部分子分布函式.精确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未来RHIC和LHC上获得的核核和质子核碰撞的实验结果,更好地确定标準模型中的弱电参数(如弱混合角),洞悉中微子的质量和混合.此外,通过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还可以研究冷核物质对夸克传播以及强子化过程的影响,深入了解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过程的核效应,从而有助于正确理解高能重离子碰撞形成的高热高密核物质中複杂的核效应,正确解释LHC关于重离子碰撞的大量实验数据,以获取夸克胶子电浆形成的确切信号.
近年来作者一直从事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过程中核效应问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涉及原子核核效应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技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物理类重要学术刊物Phys.Lett.B,Phys.Rev.C,Eur.Phys.J.C,以及国内期刊Chin.Phys.C等.2013、2014年作者分别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能质子与原子核碰撞J/ψ产生过程中的末态核效应”和“轻子原子核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末态核效应”.本书系统总结了上述研究工作,主要目的是介绍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过程各种核效应的物理机制,讲述对这些核效应进行唯象分析的核修正模型,以及从实验数据中获取相应核修正模型参数值的方法.
全书共6章.第1章讲述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的物理机制及结构函式的核效应;第2章介绍通过拟合实验数据获取的不依赖物理模型的四套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第3章讨论中微子(反中微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核效应,讲述了在考虑CallanGross关係,重夸克产生效应,靶质量修正三种核效应基础上对中微子(反中微子)铁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荷电流过程中核效应进行唯象分析的方法;第4章在强子层次和部分子层次方面分别研究高能质子原子核碰撞核DrellYan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效应;第5章按照强子在原子核外核内形成的不同情况讨论轻子原子核碰撞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末态核效应;第6章研究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产生过程中的初态、末态核效应,并且介绍用能量损失权重函式计算夸克能量损失值的方法.鑒于本书大部分内容的前沿性和引导性,各章节儘量给出了相关基本文献和最新参考文献,以方便读者掌握课题线索,从而充分利用当今丰富而便捷的网路资源.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相关研究工作的支持,感谢华北理工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出版提供的大力帮助.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错误,叙述或引文可能有疏漏之处,请读者发电子邮件指正这些问题,以便及时更改.
作者
2015年10月

目录

第1章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与核子结构函式
1.1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
1.1.1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
1.1.2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运动学变数
1.2荷电轻子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截面与核子结构函式
1.2.1荷电轻子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截面
1.2.2核子的结构函式
1.3荷电轻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与结构函式的核效应
1.3.1荷电轻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
1.3.2结构函式的核效应
1.4EMC效应的实验研究进展
1.4.1NMC实验
1.4.2E665实验
1.4.3HERA的HERMES实验
1.5EMC效应理论研究状况
1.5.1π盈余模型
1.5.2夸克集团模型
1.5.3Q2和x重新标度模型
1.5.4组分夸克模型
1.5.5部分子演化模型
第2章束缚核子的部分子分布
2.1EKRS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
2.2HKM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
2.3HKN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
2.4nDS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
第3章中微子(反中微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核效应
3.1中微子(反中微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与核子结构函式
3.2中微子(反中微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核效应
3.3中微子(反中微子)铁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荷电流过程中的核效应
3.3.1CallanGross关係
3.3.2重夸克产生效应
3.3.3靶质量修正
3.4中微子(反中微子)铁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荷电流过程中核效应的唯象研究
第4章高能质子原子核碰撞核DrellYan过程中的核效应
4.1核DrellYan过程
4.1.1核DrellYan过程的微分截面
4.1.2核DrellYan过程的实验研究
4.1.3核DrellYan过程核效应的理论研究
4.2高能质子在核环境中的能量损失效应
4.2.1质子能量损失效应的核修正
4.2.2入射质子在核环境中能量损失值的唯象研究
4.3入射夸克在核环境中的能量损失效应
4.3.1夸克能量损失效应的核修正
4.3.2不考虑夸克能量损失时对实验数据的χ2分析
4.3.3入射夸克能量损失值的唯象研究
4.3.4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式对获取入射夸克能量损失值的影响
4.3.5核DrellYan过程夸克能量损失值的研究比较
4.4QCD修正的核DrellYan过程的能量损失
4.5QCD修正核DrellYan过程夸克、胶子能量损失的唯象研究
4.6QCD修正与朴素核DrellYan过程夸克能量损失值的比较
第5章轻子原子核碰撞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末态核效应
5.1轻子原子核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强子产生
5.1.1轻子原子核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的微分截面
5.1.2轻子原子核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的实验研究
5.1.3强子的形成时间
5.2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核效应
5.2.1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初态核效应
5.2.2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末态核效应
5.3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出射夸克能量损失效应的唯象研究
5.3.1强子在靶核外形成时出射夸克能量损失值的计算
5.3.2强子在靶核外形成时多重数比压低的核依赖性
5.4半举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核吸收效应的唯象研究
5.4.1强子在靶核内形成时核吸收参数的计算
5.4.2强子在靶核内形成时多重数比压低的核依赖性
第6章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产生过程中的核效应
6.1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的产生过程
6.1.1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产生的微分截面
6.1.2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产生的实验研究
6.2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产生过程中的初态核效应
6.2.1初态入射质子能量损失效应的修正模型
6.2.2初态核效应对J/ψ粒子产额的影响
6.3质子原子核碰撞J/ψ粒子产生过程中的末态核效应
6.3.1末态粲夸克对能量损失效应的修正模型
6.3.2末态粲夸克对能量损失效应对J/ψ粒子产额的影响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高能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核效应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