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宁大桥

南宁大桥

南宁大桥

南宁大桥(Nanning Bridge)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一座连线青秀区与良庆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邕江之上,为南宁市东南片区进入南宁城市中心区和快速环道的主要通道。

南宁大桥于2004年12月动工建设;于2008年11月完成主桥合龙;于2009年9月21日正式建成通车。

南宁大桥全桥总长1314.773米,其中主桥长734.502米,两岸引道580.271米,最大跨度300米,桥面及路基宽度均为35米,长度1314米。建成时是世界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设计定位为南宁市的标誌性建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宁大桥
  • 外文名称:Nanning Bridge
  • 地理位置:广西南宁市青环路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全天
  • 门票价格:免费
  • 着名景点:南宁大桥 青秀山
  • 长度:1314.773米
  • 主长:734.502
  • 跨度:300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全年

曲线桥樑

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西侧的世界上首座大跨径斜吊拱曲线桥樑-南宁大桥,是南宁市“136”重点工程之一,既是南宁实施“重点向南,加快五象新区建设,再造一个新南宁”战略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推进北部湾建设,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南宁大桥地理位置南宁大桥地理位置

简介

南宁大桥位于南宁市城区东南,南接良庆区五象新区,是南宁市东南地区进入市区和快速环道的主要通道。南宁大桥路线设计总长1314.773米,桥樑总长734.502米,设定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50公里/时,现已建成,成为南宁市标誌性建筑。
南宁大桥夜景南宁大桥夜景
南宁大桥

设计者

一代桥樑大师、美国柏克莱加大终身教授林同炎,在其艾尔赛利度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令华裔社区以至整个工程界都因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惋惜。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导,有“预应力混凝土先生”美誉的林同炎创立的“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开创了世界工程建筑新的里程碑,他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同时代最伟大的结构工程师之一,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从美国旧金山的玛斯孔尼会议中心到中国台湾的关渡大桥,以及世界最大的莫斯科地下展览厅,林同炎的杰作为世界增添了无尽的丰富色彩。
林同炎1912年生于福建福州市,19岁时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21岁时获柏克莱加大硕士学位,1933至1946年,林同炎曾担任中国成渝铁路桥樑课长、滇缅铁路设计课长、工信公司总工程师以及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
1946年至1976年,林同炎担任柏克莱加大教授、结构工程系主任、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也曾任学校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他的“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即是在柏克莱校园创立的。
林同炎1954年创办林同炎工程事务所,60年代末期改名为林同炎国际公司,并于1992年创办林同炎中国公司。
2 0世纪冷战中期,长期秉持世界和平理念的林同炎设计了从阿拉斯加至西伯利亚的白令海峡大桥――“世界和平桥”,表达他对改善美苏关係的强烈愿望。对于林同炎来说,桥樑不仅是连线两块有形土地的实体,也是连线两个文化和政治的象徵。
林同炎生前得奖无数,最高奖项是美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科学奖”,1986年由里根总统亲自颁发,林同炎趁颁奖机会,向里根呈上16页的白令海峡世界和平桥设计方案,劝他打消战争念头,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的新闻。
南宁大桥

主导作用

南宁大桥建成后,不仅成为南宁东南地区进入市区和快速环道的主要通道,也是南宁市标誌性建筑。它位于旅游风景区青秀山与体现生态园林特色的荔园山庄交汇处,北起青山路延长线,南接良庆区的蟠龙新区,辖接良庆区的五象新区与邕宁区的龙岗新区,是南宁经济新高速发展的连线点。南宁大桥在结构设计上,为世界首座大跨度非对称肋拱桥,南北两岸均为半苜蓿叶形立交,桥身两边圆曲状的拱形,以不同的倾角向外倾斜,各用10根拉索相连,远看像两个对接的竖琴横跨邕江两岸。
南宁大桥
原本两岸一河之隔,直线距离不到400米,却要绕路驱车45分钟才能到达。如今,南宁大桥的建成通车将邕江两岸新老城区通行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为南宁市经济向南腾飞蓄势助力。
2009年9月21日,南宁大桥正式宣布建成通车对公众开放!
该桥由中国中铁二局承建!

交通信息

乘坐56路、62路、70路、601路至“南宁大桥北”站下即可。

南宁大桥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南宁大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