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老子三宝

老子三宝

老子三宝

《老子三宝》是王庆林先生编着的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文集。《老子》五千言,言简义丰,“道”“德”二字更是深奥难懂。但是,通览五千言后会发现,老子要讲的话基本可概括在他的三宝之中。本书从老子三宝入手去解读《老子》,将八十一章顺序重新排列,根据各章内容,分门别类归入三宝,以三宝为《老子》的中心思想,以“道”“德”为贯穿始终的红线,使《老子》的研读脉络清晰、便于掌握。该书集于2014年3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绍

  • 书名:《老子三宝》
  • 作者:王庆林
  • 类别: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
  • 页数:322
  • 定价:58.00元(精装)
  • 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3
  • 开本:787×1092mm1/16

作品目录

篇首 三宝之由来
上篇 慈
中篇 俭
下篇 不敢为天下先
篇尾 老子生平探秘

作品内容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的不朽着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鍊的哲理诗,被誉为“万经之王”。这部神奇之书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政治、科学、宗教等各方面都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自古迄今,研究和注释《老子》的人难以计数。在古代,有从养生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河上公、吕洞宾;有从哲学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王弼;有从政治权谋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唐玄宗、宋微宗;在现代,则有从科学和管理方面研究和注释的等等,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养生学着作,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哲学着作,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着作,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兵法着作,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科学和管理学着作等等,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片面又合理。说其片面,在于“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如果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显然是以偏概全;说其合理,在于“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解释成了“物质”、“精神”或“规律”。这些解释都不符合《老子》本义。“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考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道”有十大特徵:虚无、自然、纯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这些特徵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
《老子》五千言,言简义丰,“道”“德”二字更是深奥难懂,但是,通览五千言后会发现,老子要讲的话基本可概括在他的三宝之中。所以,从老子三宝入手去研读《老子》,以三宝为《老子》的中心思想,以“道”“德”为贯穿始终的红线,那幺,《老子》的研读会显得脉络清晰、便于掌握。这也是本书写作的目的。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意谓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是慈善;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慈善,有柔和、宽容、忍让之德,故而能勇;俭约,有质朴、自律、内敛、不放纵之德,故而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拘谨、精细、周密、不妄为之德,故能成为万物之官长。如今有人无慈善宽仁之性,竟好勇逞强,无内敛不纵之质,竟伸展扩张,无谨慎、不妄为之德,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必死无疑了!慈善,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救助谁,就用慈善来卫护他。
这里,老子第一次提出了“三宝”的概念,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天下人都认为我所讲的“道”大,不象具体的事物,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不好把握,那幺,我讲一个好记、好理解、好把握的“三宝”,这样,便于人们具体操作,这就是“三宝”的由来。
“三宝”是概括性提出,它的内涵、具体表现等,老子并没有就此展开论述,而是分散在《老子》五千言之中,需要我们去挖掘、分类、领悟和阐述。理解了“三宝”,也就理解了《老子》。
老子认为“道”具有三种鲜明的特性,即“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这种特性被人接收后就变成了“德”。由此我们发现:人类社会所提倡的所有美德、规律、法则大多来自对大自然、对宇宙的观察和领悟。也就是说,大自然、天地、宇宙本身就具有这些特性,这些特性被人类发现后,进行了汇总、整理、改良、加工,变成了人类社会的行为準则。如:我们所倡导的谦虚、处下、迂迴、通变、包容、柔弱胜刚强等来自对水的感悟,厚德载物来自对地的感悟,无为而治来自对日月星辰、风云雷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感悟,和气生财、和为贵、和谐社会来自对阴阳平衡的感悟等等。更重要的是:天地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恩、有功却不居功自傲,助其成功却不加以支配,善利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所有这些,都给人类社会以无尽的思考。老子“三宝”,正是参透了天地宇宙变化之理并对其特性进行了高度提炼、概括和总结后奉献给人类的千古不易之真言。
本书从五个篇章去诠释老子的“三宝”:篇首,写三宝的由来;上篇,写慈;中篇,写俭;下篇,写不敢为天下先。上、中、下三篇,每篇有不同章节组成,每章冠有一个标题。“三宝”是一个整体,没有严格的分割,往往“慈”中含“俭”和“不敢为天下先”,“俭”中含“不敢为天下先”和“慈”,“不敢为天下先”中又含有“慈”和“俭”,“三宝”分散于《老子》一书,只是各章节突出重点不同罢了。本书以“通行本”为蓝本,又打乱了八十一章的排列顺序,将八十一章中重点讲“慈”的归入“慈”这一篇,将重点讲“俭”的归入“俭”这一篇,将重点讲“不敢为天下先”的归入“不敢为天下先”这一篇,以此重新编排章节。其经文内容又未完全照搬“通行本”,而是参考了一些大家的版本,特别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甲、乙本和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村战国楚墓的甲、乙、丙三组竹简。各章标题大多是从《老子》原文中摘取名言冠之,个别章节根据经义发挥后形成之。每章由题解、原文、注解、译文、悟道心得、经典事例六部分组成。原文、段章、字句、注解及译文吸收了古今一些大家的优秀成果,有继承有感悟,不局限于一个版本。这样,各章标题从不同角度、层面围绕“三宝”展开剖析,使“三宝”内涵更丰富,更便于把握。篇尾,写老子探秘,对老子姓氏、出生地、老子与《易》、老子与《尚书》、老子与黄帝、庄子、禅宗及老子在世界的影响等进行些探索,力求使读者对老子及“三宝”思想的形成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作者简介

王庆林,男,汉族,1959年12月5日生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法号妙林,自号无心道人。长期以来,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尤其是致力于《老子》哲学理论的研究和套用,在运用《老子》哲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修身养性、经营管理方面收穫颇丰。后续的两本着作《善胜之道》和《老子与股市》均是学以致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庆林
出 版: 中国文化出版社
总 编 审: 中国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甲1号
责任编辑: 徐传洲
印 刷: 中国文化出版社印刷厂
开 本: 787×1092mm1/16
字 数: 350千字
印 张: 21
版 次: 2014年3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价: 58.00元(精装)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老子三宝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