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口镇(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
溪口镇位于建宁县城北郊,连线县城下坊街,东南丘陵起伏,西北群山耸翠,属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坦长。西北郊与江西省南丰县康都交界,北部与本县黄坊乡相连,东南与城关镇、金溪乡接壤,西部与里心镇毗邻,西南与伊家乡相接。溪口因发源于半元的长塘溪在此注入濉溪,曾经叫做“溪子口”,后简称“溪口”。
距县城1千米。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沙甘公路、建(宁)客(坊)公路过境。辖溪口、高山、杉溪、渠村、溪枫、杨林、马源、桐源、半源、枫源、枧头、高圳、艾阳13个村委会。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2200公顷,常住人口22330人。
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溪口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範建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溪口镇
- 外文名称:Xikou Town
- 别名:溪口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溪口、高山、杉溪、渠村等行政村
- 政府驻地:溪口村委会
- 电话区号:0598
- 地理位置:闽西北
- 面积:22200公顷
- 人口:22330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 火车站:建宁火车站
- 车牌代码:闽G
地理环境
溪口镇位于建宁县城北郊,连线县城下坊街,东南丘陵起伏,西北群山耸翠,属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坦长。西北郊与江西省南丰县康都交界,北部与本县黄坊乡相连,东南与城关镇、金溪乡接壤,西部与里心镇毗邻,西南与伊家乡相接。溪口因发源于半元的长塘溪在此注入濉溪,曾经叫做“溪子口”,后简称“溪口”。
人口民族
溪口镇2005年辖13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113个自然村。全镇有182姓,其中千人以上有9姓,百人以下有118姓,其中1人1姓有29姓。
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溪口、濉城一带划为建宁县第一区,共辖十七个乡、两个镇,1958年公社化后,溪口区所属的水南、将屯、河东三个乡划为地方国营综合农场,1961年城关镇单独划出。1971年,器村、大源、长吉、斗埕等四个大队併入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建立溪口乡人民政府,1994年撤乡建镇。
自然资源
全镇土地总面积22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7.72万亩,占总面积87.4%,森林覆盖率64%,木材蓄积量185万立方米,毛竹200万根。境内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有兰溪和开山溪两条,兰溪流经7个行政村25公里,开山溪流经6个行政村17公里;有兰陂水库、联丰水库、高家岭水库三座,总库容量244万立方米,建有半坡等水电站14处,装机容量663千瓦,年发电量210万度。境内有辉绿岩、钾长岩、花岗岩、云母矿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年平均气温在15—17℃,年均降水量1700毫米,日照年平均在2095.5小时。
社会事业
1988—2005年,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完成杨林溪万亩灭旱工程,高圳、枧头片农业综合开发,枫元片耕地治理,溪口灾毁耕地修复,桐元标準农田建设和马元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共投资2298万元,先后完成镇村水泥公路建设40.3公里,其中,杨杉公路504万元,长14公里;溪枧公路246万元,长6.59公里,半元至茶亭130万元,长3.67公里,桐元寒坡岭降坡116万元,长5公里,溪黄公路816万元,长11公里。
水利建设投资225万元,农田基本建设175万元。80年代,农村住房主要是木板房,80年代后逐步转变为砖木结构,90年代中期开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开始设计卫生间,1988—2005年,全镇共有26个新村点,个人建房1410户14.8万平方米,其中,2002年因“6.16”洪灾重建家园206户。2005年投资450万元完成镇政府驻地搬迁工程。
经济发展
耕地面积38904亩(水田面积36624亩,旱地面积2280亩),是建宁县主要产粮区,农业结构粮经比例从1988年的9.5:0.5调整至2005年的5:5,并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带,粮食作物以“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经营模式为主,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6.62万亩,产量2.8万吨。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1988年增长300%,其中,工业总产值4650万元,农业总产值8095万元,是1988年的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18元,是1988年的5倍多。莲子1988年种植9000亩,但产量不高亩产仅33公斤,后因建选17号的推广,产量比1988年翻一番,亩产达65公斤;食用菌生产以杏孢菇、茶树菇、金针菇、香菇为主,年产16万袋。并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全镇共发展大棚50个,以种植辣椒、茄子、苦瓜、豆角、西瓜等品种,亩产值3000元以上。
制种已有农嘉、闽丰、六三、神龙大丰、隆平高科等种业公司在镇内建立制种基地,年制种1.2万亩左右,产量5吨以上,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有枫元、溪口、鹅业养殖场三个,全年养殖1万羽以上,年产值400万元。1988-2005年,先后投资208万元,建立桐元、渠村、枫元三个肉牛养殖基地,全年出栏900余头;1976年创办艾阳鹿场,由1988年的6头髮展至2005年的46头,建立艾阳梅花鹿饲养基地;建立渠村太湖母猪养殖基地60头,年产仔猪1200头,艾阳村建立了毛竹基地千亩以上,果园改造投资127万元,在各村建立了果山基地;1997年引进台湾应德农产品有限公司,在高圳村和溪口村投资1500万元的建立黄花菜基地和加工厂,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值650万元,产品全部销往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地区。
1972年溪口首次推广使用机动脱穀机17台,2001年引进全餵式联合收割机9台,至2005年全镇推广至44台,收割面积1.9万亩,机割率62%,全镇拥有各类运输车辆465辆。
80年代末,有农机具修配厂、家具厂、精製革厂、乡办企业,有高圳、马元、半元茶厂,高山、枫元活性炭厂,渠村、溪枫、艾阳木材加工厂,枫元、溪口机砖厂,艾阳梅花鹿养殖场等村办企业。90年代中期,因体制改革,大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九十年代后期,开展“项目年”活动后,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溪口先后引进电化厂、精细化工厂、养鳗场、宝石厂等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
2000年后,在七里坑建立占地6.6万平方米的溪口工业小区,小区交通便利,距城关1.5公里。镇政府先后投入70万元,建设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先后在小区内新上投资436万元的爱心木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的瑞峰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投资700万元先后兴办明城装饰板厂、辉龙硅业等规模企业,2005年,小区产值3100万元,实现利润650万元。
2005年全镇有三鑫科技有限公司、新豪木业、羽绒厂、长英矿业、振发木业、远光皮具厂、锦辉纸箱厂等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乡镇企业总产值2.28亿元,是1988年的14倍;个体私营506户。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溪口镇(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