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盘传输过程中被感染
有一些U盘在传输过程中会被病毒感染,这些病毒会通过复制自己的方式隐藏在文件夹中,成为系统文件。当用户在另一台电脑上打开这个文件夹时,病毒就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行,从而导致电脑被感染。此时,文件夹后缀就会变成exe,表示这个文件夹已经成为了病毒。
2、防病毒软件误操作
防病毒软件在进行扫描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将一些正常的文件或文件夹误判为病毒,然后对其进行隔离或删除。这种情况下,文件夹后缀也会变成exe,表示这个文件夹被隔离或删除。
3、自我保护机制
有一些病毒会在电脑中释放自己,导致在后续的扫描和清理中被发现并删除。为了自我保护,这些病毒会将自己藏在某个文件夹中,并且将其后缀改为exe,这样就不容易被查杀。但是,这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为这样的文件夹无法正常打开。
4、人为操作失误
有时候用户会因为一些操作失误导致文件夹后缀变成exe。比如,用户删除文件夹中的exe文件时,不小心将整个文件夹拖到了回收站,然后再从回收站中恢复。这时候,整个文件夹的后缀就会变成exe。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为什么存进u盘的文件夹后缀是exe U盘文件夹为何变成e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