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盘文件系统错误
当在复制文件时,由于意外拔出U盘、电脑意外关机等原因,U盘中的文件系统有可能会出现错误。这会导致文件无法正常显示,也无法拷贝。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尝试修复:
1.1 在电脑搜索栏中输入“CMD”,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1.2 输入“chkdsk E: /f”(E是U盘的盘符),回车开始检查和修复错误。
1.3 等待检查和修复完成后,尝试查看此前无法显示的文件是否已经回复正常。
2、病毒或恶意软件感染
U盘插入电脑,由于病毒或恶意软件的感染,可能会导致文件被隐藏或损坏。尝试以下方法:
2.1 在电脑中运行杀毒软件,对U盘进行全盘扫描;
2.2 如果发现可疑文件,可以手动删除或隔离疑似病毒文件;
2.3 如果文件已经被隐藏,可以在文件资源管理器-选项-查看中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取消勾选,再去查看文件是否已经被隐藏了。
3、U盘损坏
不幸的是,U盘本身可能会出现损坏,导致文件不可读。尝试以下步骤:
3.1 更换一根全新的U盘,将文件重新拷贝过去。
3.2 如果想要挽救已损坏的U盘,在尝试数据恢复前,可以使用格式化修复。操作步骤如下:
3.2.1 插入U盘后,打开“我的电脑”,找到U盘所在的盘符。
3.2.2 右键点击该盘符,选择“格式化”选项,弹出“格式化”对话框。
3.2.3 在“文件系统”选项中选择“NTFS”或“FAT32”的分区类型,格式化U盘。
3.2.4 尝试重新拷贝文件。
4、文件过大
如果您尝试复制的文件过大,可能会导致拷贝不成功,或者提示拷贝失败。如果遇到该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4.1 尝试压缩文件,将文件压缩后再拷贝。
4.2 检查一下U盘的可用空间是否足够,如果不足,可以空出一些空间再次尝试拷贝。
4.3 将大文件分割成小文件,分批拷贝。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为什么u盘拷贝的资料都不显示 u盘资料拷贝后为何无法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