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SATA模式
SATA即Serial ATA,是一种计算机硬盘接口的一种标准,旨在取代早期的的并行ATA(IDF)标准。
SATA模式通常包括三种:IDE模式、AHCI模式和RAID模式。IDE模式是向下兼容老系统的模式,没有AHCI和RAID的特性,速度较慢;AHCI模式为SATA硬盘专门设计,支持NCQ和Hot Plug等高级特性,速度和稳定性都较好;RAID模式是在AHCI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SATA硬盘阵列的支持。
2、IDE模式的特点
IDE模式是SATA模式的一种,是比较老的模式,没有NCQ和Hot Plug等高级特性,速度较慢,但兼容性高。在IDE模式下,SATA硬盘不支持并发读写请求,容易出现I/O瓶颈,造成系统性能下降。
IDE模式可以用在不支持AHCI和RAID模式的旧电脑系统上,相对比较简单稳定,但是如果你的电脑硬件比较新,还是建议选择AHCI模式。
3、AHCI模式的特点
AHCI模式是SATA模式的一种高级模式,即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是为SATA硬盘而设计的接口标准,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支持NCQ,通过智能排序,把多次散乱的I/O操作合并成一次顺序读写,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和系统性能;
2、Hot Plug:支持硬盘热插拔,加强了硬盘的稳定性;
3、支持命令重试:在传输数据时,如果出现传输数据失败的错误,会对命令进行重发,减少系统出错率,提高系统稳定性。
总的来说,AHCI模式具有提高硬盘性能、系统稳定性以及支持热插拔等优点,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4、SATA模式的切换方法
在进入BIOS时,直接进入主板的SATA设置,选择SATA为AHCI模式或RAID模式,然后保存退出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之前安装系统的时候设置了IDE模式,那么在将IDE模式切换为AHCI模式之后,有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具体的方法可以搜索相关的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sata模式什么意思 SATA的模式代表什么?(19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