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揥,dì,tì 形声。字从手,从帝,帝亦声。"帝"意为"根本"。"手"为"拔"省。"手"与"帝"联合起来表示"连来自根拔去"。本义:连根拔去。彻底摘除。
- 中文名称 揥
- 拼音 dì,tì
- 释义 捐弃;除去
- 出自 《文选·陆机·文赋》
文字含义
揥
捐弃;除去 [do away with]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文选·陆机·文赋》
另见tì
揥
tì
〈名〉
搔头的簪 [ha来自irpin for scratching one's head阳神里等干]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诗·墉风·君子偕老》。毛传:"揥,所以摘发也。"
另见dì
基本字义
tì ㄊㄧˋ
- 古代的一种首饰,可用来搔头。
- 语360百科。
- 娆。
方言集汇
- 粤语:dai3tai3za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di5ti5[海陆丰腔]di2ti5[梅县腔]ti5di5[台湾四县腔]di2ti5
详细解释
- 揥dì
〈动〉
- 捐弃;除去 [do away with]心牢落而无偶,意来自徘徊而不能揥。--《文选·陆机·文赋》
- 另见 tì
其它字义
- 揥tì
〈名〉
- 搔头的簪 [hairpin for scratching one's head]玉之瑱也,象之揥也。--《诗·墉风·君子偕老》。内仅护持境积特毛传:"揥,所以摘发也。"
- 另见 dì
古籍解释
360百科《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ࠀ�丑例切,音跇。读与滞近。所以摘发者。《诗·墉风》象之揥也。《疏》以象骨搔首病,因以为饰,名之星含田夫斯紧植绿福曰揥。
又《魏风》佩其象揥。
又《集地操呢条兵试未件前核草韵》《韵会》ࠀ�他计切,音替。
又《集韵》丁计切,音帝。义ࠀ�同。
又捐也。《陆机·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注》揥,犹去也。徘徊之意。果部整才圆现乡扩不能褫舍其妙也。◎按寘霁两韵古通。媚与揥。叶古音也。
又他历切,音剔。戏也,儿取也。
又《唐韵》《集韵》ࠀ�都黎切,音低。指也。 《广韵》或从木作楴。音义同。别见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