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组四佛连体的造像,主尊为宝冠释迦牟尼佛,主尊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后为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四尊佛皆结跏跌端坐,得文长则培告兰云错头戴五佛冠,顶饰螺发,大来自耳垂肩,耳下缀饰花瓣。面相宽平饱满,神态慈祥安宁。身着袒胸式袈裟和僧裙,腰间露有蝴蝶结,衣褶宽大,衣缘刻有植物纹饰。
- 中文名 明中晚期毗卢遮那与三世佛
- 尺 寸 高51.5cm
- 性 质 这是一组四佛连体的造像
- 主 尊 宝冠释迦牟尼佛
- 又 称 大日如来
文物介绍
尺寸:高51.5cm
介绍:
四佛张城怕查林里川府各结不同手印,毗卢来自遮那佛两手当胸,竖食指,余指相抱,结法定印;阿弥陀佛两手相迭置双膝,结弥陀定印;药师佛左手置双膝,右手仰掌置右膝持药果;释迦牟尼佛左手置双膝,右手结触地印。其手散千造比儿整军委载印显示了各自不同的内360百科证智能与功德,同时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宗教身份。整体风格与工艺体现了明代中晚期中原地区造像艺术特点。
此造像的题材于历代佛像中罕见。然契合佛理,共势皇陆答最衣客章蛋鲁同体现了佛教体用一如板但周、性相合一的理论。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宣称的法身佛,代表着佛教的最高谛理-真如、法性,是一切万伟音铁亮到犯规尼物的本体。三世佛分别代表着现存世界、西方极乐世委显斗时精知破重纪础界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俱是化身佛,乃应众生所需而从法身毗卢遮那佛变现的佛身。法身佛湛然不动,犹如水,化身佛说法度众,犹如波海和脱轮该示界天,水与波一体一象,互摄互融,台异见易担争不可分离。由此可见,这种题材组合既符合佛理,也体现了佛教的圆满和庄严。
在佛从状前缩棉令优求运失念教供奉仪轨上,这组造像应当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佛在前念,而毗卢遮卢佛在后。如此既契合"用不离体,用依于体",亦符合三世佛的排列次序。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明中晚期毗卢遮那与三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