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膏止火,汉语成语,拼音读tóu gāo zhǐ huǒ,意思是用石做群短断唱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司程义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出自《新五代史·唐书·安重诲》。
- 中文名称 投膏止火
- 外文名称 pour oil on the flames to put out a fire
- 拼音 tóu gāo zhǐ huǒ
- 出处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诲》
- 释义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成语解释
膏:油。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诲》:"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成语辨至培染商析
常用程度:生僻
反义词:釜底抽薪
成语用法
损 褒义词;紧缩式;古代;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