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曼棍洞

"曼棍来自洞"又称"将军洞"。位于云南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老山脚下,是19360百科84年老山战役的师部指挥所。高级将领傅全有、廖锡龙等当年曾经在此洞中指挥老山作战,"将军洞"由此得名。洞口只能单人通过,洞内却能容纳上千人。八十年代老山作战期间,师野战医院在洞外的需末夫右下边,另外还有通信、工兵、防化等部队。

  • 中文名称 曼棍洞
  • 年代 八十年代
  • 中洞直线 4000余米
  • 长 60米

  曼棍洞洞体呈南西向展布,内有溪水流淌,洞为地下水流动而成,洞分中洞、上洞和下洞,中洞内又岔洞三 个,形成洞中有洞,洞中有厅,洞中有水。中洞直线4000余米,来自洞体高1.5--20米,宽3--25米,景观呈现密集型沿溪流分布,以次生碳酸钙沉积最甚,次以洞壁水蚀石景(基岩)为孔航飞里手花始观辅。基岩水蚀岩景以200--1500米段最为壮观,200米处暗河两侧壁高1米至1.7米,分布着两条带状石啮,长60米,宽2--4米,分布着呐状石啮,凹部呈不规则弧形,凸部平整,排列整齐、优美,北侧带状石啮面上发育有部分鹅管和低矮石幔,千丝百条缀满岩面,如此景观,实属罕见。约1000米处分布着"五彩石",面积近200平方米,由青、赤、黄、黑、白五色构成,色彩斑斓,岩面360百科有疏密有序排列岩鳞片状溶痕,有的群集类似绵锻的波纹和石刺。其它基岩或洁白或碧绿击川顶渐既执移至临或斑斓,如同一幅幅天然山水画。约250米至500米处两山顶部还分布着天锅、天冲、吊岩等奇观。次生碳酸钙沉积物分布较为密集,分布着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石幔布等多种类型。形态万千,有如帘幕的、有如灵芝的、有如飞瀑的、的雪白开放的石花……琳琅满目。漫游其中,步移景异,有的象恐龙长嘶、象猛虎怒啸,洞底溪水潺潺,空气新鲜。洞外两侧为悬崖陡壁,山势峻秀。此洞原为对越防御作战期间轮战部队前进指挥所所在地,并有多位将军在此驻过,修有石阶路通往洞口,并在洞口壁岩上刻有"曼棍洞"三个大字,书写者为原47军139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李凯轩,保护较好。

曼棍洞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曼棍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