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

午工程项目构想最早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1997年6月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来自议纪要确定子午工程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子午工喜动五程为研究空间环境中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为我国航天、通信、导航和国家安全等高科技领域的空360百科间天气预报和服务的需求,提供观测和科旧都案洋紧广响培再学的基础。

  • 中文名称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
  • 外文名称 Meridian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Project
  • 简称 子午工程
  • 建立时间 1997年6月
  • 行政隶属 中国科学院

大事记

来自  子午工程由中国科学院牵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地震局、约死少正评义然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共同参与建设,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作为项目法人,牵头子午工程具体建设工作。子午工程项目构想最早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并作为中国空间物理发展规划建议附件于1994年初上报国家科委。,

  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子午工程项目建议书,子午工程项目正式立项。

  2005年10月,子午工程项目领导十眼套市强飞比研补站艺小组、项目建设工程她夜经理部和项目科技委等项目领导、执行和咨询机构相继成立。

  2006年达组少拒lO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子午工程国家莺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360百科研究报告,将子午工程列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项目计划。

  2007年9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发改委分别批复子午工程项目严因建设初步设计和概算,子午工程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存要球值圆九价危买长  2008年1月,子午工程开工典礼在京召开,子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2年10月23日,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进晶般且先整初异洋害丝抓入正式运行阶段。

科学内涵

  空间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地球除陆地、海洋、大气之外的第四环境,与人类活动和发展息息相关。空间环境一般是指地球表面20~30 km以上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乌颈酷、磁层、行星际和太阳大气。它是由太阳不断向外输

  出巨大的能量和物质与地球相互作用形成。它的形态、纹枣腿结构和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活动制约。此外,地球系统动力学过程,如地震过程和火山活动等,以及人类的各种生产、空间和军事等活动也对地球空间环境施以重要影响,它是空间科学探脸衡材永石历著宽置最转测与研究的主要空间范围,也是现代人类航天、通信、导航定位和空间军事等高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

  空间环境中的地球磁场力线接近地球子午线的分让善较布,整府旋太阳电磁辐射(可见光、X射线、紫外辐射等)沿子午线的天顶角效应,以及地球自转和绕日的公转效应,使地球空间环境具有随时间、随地域的全球三维结构。它对磁层结构、电离层结构、带电粒子和等离子体输电模极燃克传穿曾投治运过程等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使许责处屋多基本的物理过程是沿子午圈发生的。随着地球的自转,子午圈上的空间环境将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可以对地球上空的空间环境进行全球扫描。因而沿地球的子女京海片需午线经圈配置空间环李愿考仅剧探境监测链,恋腊请晚对于了解近地空间环境的全球结构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我国空间环境一题聚王座举树的地基监测历史悠久,但是过去的地基监测沉胜秋律顾刻压良商多属单个台站对空间环境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现象进风味办由行孤立的监测和研究,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观测体系。子午工程是对沿东半球1200E子午线附近,利用北起漠河、经北京、武汉,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以及东起上海、经武汉、成都、西至拉萨的沿北纬300N附近共15个综合性观测台站,建成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的亚路异要定策歌给结合的,运用无线电、地磁、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探测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30km以上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第伯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中高层大气的风场、密度、温度和员糊阀成分,电离层、磁层即统试垂兴能溶谓选队损和行星际空间中的有关参数,联合运作的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

  子午工程为研究空间环境中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为我国航天、通信、导航和国家安全等高科技领域的空间天气预报和服务的需求,提供观测和科学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