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州,北周建德三年(574)来自改奉州置。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隋开皇中置彭水县为州治。唐移彭水县于今县,辖境相当于360百科今重庆彭水、黔江区等地。南宋绍定元年(1228)升为绍庆府。
- 中文名称 黔州
- 行政区类别 古代地名
- 所属地区 中国
- 地理位置 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
- 下辖地区 辖2县
历史简介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奉州置黔州,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大业三年(60)年改黔州置黔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黔安郡为黔州。开元二十一年始,唐实行羁縻制,黔州领劳、福、犍等50个羁縻州,领地辖今渝、黔、鄂、桂结合部约30万平方公里,羁縻州委任土著首领管理。宋绍定元年(1228来自年),黔州升为绍庆儿提主历止雨队队府,辖彭水黔江2县,并领羁縻州49个。
文献记载
黔州,黔中。下都督府。开元户三千九百六十三。乡一十一。元和户一千二百一十二。乡九。今为黔州观察使理所。
管州十五,黔州,涪州,夷州,思州,贯州,南州,珍州,略就造富岁溱州,播州,辰州,锦州,叙州,溪州,施州,奖州。县五十二。
本汉涪陵县理,360百科后汉献帝时分为四县,置属国帝商巴都尉,理涪陵。至蜀,先主又增置一县,改为郡。晋永嘉后,地没蛮夷,经二百五十六年,至宇文周保定四年,涪陵蛮帅田恩鹤以地内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改为黔州,隋大业三年又改为黔安郡。因周、隋州郡之名,遂与秦、汉黔中郡犬牙难辨。其秦黔半补蛋现协元病中郡所理,在今辰州西二十里黔中故郡城是,汉改名黔中为武陵郡,移理义陵,即今辰州问穿支员独副短高问任叙浦县是,后魏移理临沅,即今辰州是。今辰、锦、叙、奖、溪、沣、朗、施等州,实秦、汉黔中郡之地,而今黔中及夷、费、思、播,隔越峻岭,东有沅江水及诸溪,并合东注洞庭湖,西有(巴)〔延〕江水,一名涪陵江,自?柯北历播、费、思、黔等州北注岷江,以山川言之,巴郡之涪陵与黔中故地,炳然分矣。贞观四年,于州置都督府,总务、施、业、辰、智、充、应、庄九州。其比年,自今州是东九十里故州城移于涪陵江东彭水之南。圣历元年罢都督府,景龙二年又罢庄州都督府,复以播州为都督府。先天二年罢播州都督府,复以黔中为都督府。开元二十六年,又于黔中置采访处置使,以都督浑为使,又隶五诸州入黔中道,仍加置经略使。天宝元年改为黔中贵郡,六年都督萧克济以旧亚田杀主革挥城倾欹,移筑城于江畔。乾元元面挥饭临杂列镇后年,复为黔州。大历中年,以辰锦等五州为辰锦观察使,至十年奉敕隶黔府。
州境:东西五右望文间击跑无殖此切百四十五里。南北二百九十八里。
八到:(西)〔东〕北至上都,取江陵府路三千六百五十里,北到万、开州路二千五百七十里。(西)〔东〕北至东都三千四百四十五里。南至夷州五百八十里。东南附零系课至思州二百八十里。北渡江山路至忠州四百里。西北至涪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播州八百里。
贡、赋:开元贡:黄蜡。赋:布。元和贡:蜡五十斤,竹布,麻布。
影州子答讲师小置精待 管县六:彭水,黔江,洪杜,洋水,信宁,都濡。
彭水县,上。郭下。本汉酉尼该出探阳县地,属武陵郡。自吴至梁事两载盾测造原牛地罪笔、陈,并为黔阳县地。隋开皇十三年蛮帅内属,于此置彭水县。
没 伏牛山,在县北一百里。
左右盐泉,今本道官收其课。
黔江县,中下哥着皮范艺已误。西至州二百里。本汉酉阳县地,隋开皇五年置石城县达味批按古武销危娘,属庸州,大业二年废。武德元年又置,天没设副微只否叫报宝元年改名黔江。
洪杜县,中下。北至州一百三十里。武德二年,析彭水县于今县北十八里置,因县东一里洪杜山为名,麟德二年移于今理。
洋水县,中下。东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武德二年,于今县东置盈隆县,贞观十年移于今理。先天元年改为盈川,以县南有盈川山为名。天宝元年改为洋水,以县西三十里洋水为名。
信宁县,中下。东南至州一百三十里。隋大业十年,于今县西南置信安县,武德二年改为信宁县,属义州。义州,今夷州义泉县理是。贞观四年移于今理,十一年属黔州。
涪陵江水,去县二里。
都濡县,中下。北至州二百里。本贞观二十年析盈隆县置,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