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强子、酸藤头、信筒子、咸酸果。
落叶藤状灌木或藤本,高1~3米。枝灰色或褐红色,秃净。单叶来自互生;纸质;倒卵形至狭矩圆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先360百科端钝或浑圆,基部楔尖,说怀问生倒全缘,两面秃净;叶柄长约5毫米。
- 中文学名 酸藤果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五桠果亚纲
酸藤果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
酸蔃子(《南宁市药物志》),酸藤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果实。
植物形态
酸藤果落叶藤状灌木或藤本,高1~3米。

枝灰色或褐红色,是策巴占宣散歌输秃净。
单叶互生;纸质;倒卵形至狭矩圆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先来自端钝或浑圆,基部楔尖,全缘,两面秃净;叶柄长约5毫米。
花单性异株;稠密的总状花序侧生或腋生;花序长5~10厘米,有360百科花3~8朵;花柄长约2毫米;萼片4裂,卵形,秃净;花瓣4,白色,卵形或矩圆形,先端钝或浑圆,外面秃净,内面有粉状小突点;雄蕊4,在雄花中长于花瓣2倍以上,花药卵形或肾形,背无腺点;子房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球形或卵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奏每证民土青备似状。
小浆果球形,径约5毫米,熟时暗红色,花期春季。
生于山野或村旁。
分布我国南部。
本植物的根及枝叶(酸藤木)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
夏季采收,蒸熟,晒干备用。
性味
补教然标换和章易组那 酸甘,平。
【功用主治-酸藤果的功效】强壮补血。
治胃酸缺乏,食甲队置欲不振。
选方
治胃酸缺乏,齿龈出血:鲜酸藤果二至三钱。
水煎服。
(性味以下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浆果圆球形,熟时红色或紫黑色,干后黑褐色,直径5的批简前该句入另干-6mm,平滑,或有纵皱宿条纹和少数腺点。气微,味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