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第2版)针对应用型经管类专业特点编写而成,由教材、配套教学资料、配套学习资料三部分组成。
本书介绍了管理的概念与性质、管理理论的演来自进、计划、决三音尔依消足切义子策、战略管理、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注重以案360百科例研讨、体验式培训等国厂客么教学形式在本课程(教材)中的应用,案例选择尽量以本土化。
本书第1版荣获201到纪指我细影林火阿3年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 书名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第2版)
- 作者 李海峰 张莹 主编
- ISBN 978-7-115-35395-5
- 类别 2013年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
- 页数 274
编辑推荐
配套教学资源丰富。提供电子教案来自、电子课件、教学体会、实训说明、习题集、案例集、补充阅读等教学资料。
编写理念符合实际教学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每节均以经典案例(故事)导入,适合启发式教学;单独提供的"案例集"为教师授课提供更多教学素材;360百科头脑风暴、动机练习、单向交流看序放久略菜京和双向交流等体验式培训为教师开展参与式教学设置了场景。
教材风格自成特色。综合以解周三多教授为代表的国内传统教材和以罗宾斯为代表的国外经典教材特点,结合作者的授课风格,形成自己的教材特色:以引例吸引读者(学生)学习兴趣;以各种形式"对话框"开拓读者视野;"体验式培训"等栏目增强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课件内"峰人之语"展示作者个人杀续温告觉灯妒司观点。
本书简介
本书针对应用型本科经管类案把而家指括专业特点编写而成,主要介绍管理的概念与性质、管理理论的演进、计划、决策、战略管理、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以及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全书体系完断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同时特别注重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在本土化案例中的应用。
本书形式活泼,广泛采用案例导入,正文穿插补充知识及课堂互动栏目,每章提供小结和练习题,以求读者深入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为方便教师授课和读者学习,本若友密装耐章河互马包的书提供教学(学习)资源包,主要包括课件、教拉备视判阿威其众前案、实训说明、案觉尔音每节政例班太例集、习题集等,作者建有课程教学博客。
本书既可作为本科经管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管理学爱好者的读物。
第2版前需状为哪其吗血身轻言
2010年7月,本书第1版出版后编辑不时传来"喜报",选用学校持续增加,教材受到普遍欢迎,经统计,在3免年中竟有百余所学来自校选用,用书院校层次横360百科跨中职、高职、本科,零售数量也很可观,2013年9月本书荣获"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意外之事接踵而至,当初未曾设想!那时仰望周三多、罗宾斯等大家的著作,痛苦于应用型本科授课之艰难,虽自感多年的教学有些许心得,但资历浅薄,从未想过出版教材,只是在我的老朋友万国清编辑的多次鼓励下才下了决心。
面对所谓的"成功",回想本书的创作过程,总想说上两句,或许对减香挥各位同行的教学和教材创作有所帮助,对各位读者的学习有所裨益。
(1)人生需经验,教材靠积累。2003年前,我在企业从事了5年的生产、质量和行政管理工作,2003年进入映销序地叶灯席华树结造高校讲授高职"管理学",2005年为本科生讲授"管理学",并开始思考同一课程在高职和本科两种教育类型上巴电联德随兵消福低进肉的区别。1年后,初步形成了本科《管理学》讲义。在接下来的3年里,和几位同受你乐副甚终酒充原夜精事一起研讨大纲、修改讲义,于2008年年底形修令露副成了教材初稿,20个月后,也就是2010年7月教材正式出版。出版后刑相,编辑又督促利用每一次重训印机会对教材更新勘误,使争永电一存深教材的品质有所提升。
(2)唯有用心,方出精品。教材的基础是教学,课堂上句句费心、教材中字字见功,要想做好,唯有用心。不计讲义的准备过程,本书仅成稿后的反复修改就长达20个月,其中的辛苦回想起来已变成乐趣。当时,我给自己制订的原则是"不席温电民架逐标及能说服自己之处,绝不敷衍了事",于是,编写团队反复推敲教材的每一句话、用讲课的方式组织每一段语言。教材出版后编辑曾私下组织"纠错有奖"活动,最终"纠"出编校意义上的错误数量仅为个位数,此结果令人欣慰。
(3)教学手段多样化,教材形式立体化。为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要不断试验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育技术。课堂上案例、体验式培训的运用,课外习题、建导思考实践项目的安排都需要反复的斟酌实践,还要随教学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教材也一样,它首先应该能吸引学生阅读,其次还要作为教学的蓝本。但一本教科书既不可能解决式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知识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有一些内容还不能写在书上,如一些体验式培训的具体内容则不能让读者事先看到。为方便读者学习和用书老师选零学粮二款输房授课,教材出版时我分享了自女满取兴华雨己所用的授课素材(电子教案、教学PPT、教学体会、实训罪般说明、习题集、案例集、补充阅读),并将本人博客作为教学经验交流括平台,虽然尚不能称第1版教材及其配套材料为"完整教学/学习解决方案",但我们已经将之列为未来的目标。
第1版的"小成功"使我备感压力,我知道本书除了需要更新外还有完善的余地,尚难承受各位教师和读者的历协迫球们灯措缩拿派厚爱,也难和各位前辈的著作相提并论,销售越多压力越大。为了把本书改得更好一点,从2011年起就和编辑一起收集用书老师的意见,2012年形成了较完善的修订方案。
2013年年初动笔修改,至今又过去了1年时间。我们希望本版教材比第1版更加完善,对授课老师更有帮助,对学子学习更有益处!
根据编写团队的教学实践和各位用书老师的意见、建议,本次修订,并未改变教材的主要内容、结构和风格,主要是更新了部分教学案例、修订了部分习题、完善了课外实践项目、充实了教材配套资料。
本次修订,编写团队分工如下:李海峰、张莹任主编,黄詹媛、杨维霞任副主编,其中第一、第二、第八章由张莹修订,第三、第四、第五章由杨维霞修订,第六、第七章由黄詹媛修订,第九、第十章由李海峰修订,第十一章由李丽琴修订,第十二章由王霞修订。
本想一一感谢为本书修订提出宝贵意见的同行,但名单过长且有遗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谢过!
望诸位同仁和读者对本版教材继续批评指正!有大家的支持,将来本书才有可能修订得更好!
李海峰
2014年3月
目录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
·学习目标 1
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与性质 2
一、管理的概念 2
二、管理的职能 3
三、管理的性质 5
第二节管理者的类型及其角色 6
一、组织中人员类型及管理者类型 7
二、管理者的角色 8
第三节管理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10
一、技术技能 11
二、人际技能 11
三、概念技能 12
四、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的关系 12
·本章小结 14
·本章练习题 14
·课外思考实践题 16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17
·学习目标 17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18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8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22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25
第二节行为科学理论 26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27
二、麦格雷戈的"X-Y"理论 29
三、超Y理论 30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 30
一、系统管理理论 31
二、权变管理理论 32
三、决策理论 32
四、管理科学理论 32
五、管理过程理论 33
第四节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33
一、知识管理 34
二、人本管理 35
三、危机管理 36
·本章小结 38
·本章练习题 38
·课外思考实践题 40
第三章计划工作 41
·学习目标 41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内涵 42
一、计划的概念与内容 42
二、计划的特点 43
三、计划的重要性 44
四、对计划工作的认识 44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与层次体系 47
一、计划的类型 47
二、计划的层次体系 49
第三节计划工作的程序与组织实施 51
一、计划工作的程序 52
二、滚动计划法 53
三、网络计划技术 54
四、目标管理 56
·本章小结 61
·本章练习题 61
·课外思考实践题 63
第四章决策 64
·学习目标 64
第一节决策的内涵 65
一、决策的概念 65
二、决策的类型 66
第二节决策的原则与基本程序 68
一、决策的基本原则 70
二、决策的基本程序 71
第三节决策的方法 72
一、定量决策方法 73
二、定性决策方法 77
第四节决策的依据与前提 79
一、决策的依据 80
二、决策的前提 80
·本章小结 83
·本章练习题 83
·课外思考实践题 86
第五章战略管理 87
·学习目标 87
第一节战略及战略管理的内涵 88
一、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88
二、战略管理的内涵与基本过程 91
三、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93
第二节战略环境分析 93
一、外部环境分析 94
二、内部条件分析 97
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法-
SWOT分析法 98
第三节组织战略的层次与类型 100
一、公司层战略 101
二、事业层战略 104
三、职能层战略 106
·本章小结 107
·本章练习题 107
·课外思考实践题 109
第六章组织结构设计 110
·学习目标 110
第一节组织工作概述 111
一、组织工作的含义 112
二、组织工作的作用 112
三、组织工作的基本程序 113
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 115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和内容 115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 115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16
第三节集权、分权与授权 120
一、集权与分权 121
二、(制度)分权与授权 123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25
一、直线制组织结构 125
二、职能制组织结构 126
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127
四、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28
五、矩阵制组织结构 129
·本章小结 130
·本章练习题 130
·课外思考实践题 133
第七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34
·学习目标 134
第一节组织变革 135
一、组织变革的内涵与动因 135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 136
三、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137
四、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138
五、组织变革的潮流与方向 139
第二节非正式组织 144
一、非正式组织的内涵 144
二、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145
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145
四、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147
第三节组织文化 147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148
二、组织文化的特征及构成 148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150
四、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151
·本章小结 152
·本章练习题 152
·课外思考实践题 154
第八章领导工作 155
·学习目标 155
第一节领导及领导者 156
一、领导的含义 156
二、领导(者)的作用 157
三、领导者的影响力 157
四、领导(者)与管理(者) 159
第二节领导者的素质理论 160
一、西方早期领导特质理论 160
二、现代领导者的素质理论 161
第三节领导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162
一、勒温的领导风格理论 163
二、领导者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164
三、四分图理论 164
四、管理方格理论 165
五、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理论的应用 167
第四节领导权变理论及其应用 168
一、费德勒模型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68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
启示 170
三、途径-目标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
启示 172
·本章小结 174
·本章练习题 174
·课外思考实践题 176
第九章激励 177
·学习目标 177
第一节激励的基本模式 178
一、激励的内涵 178
二、激励的基本步骤与模式 179
三、激励的作用 180
第二节经典激励理论及其启示 181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启示 182
二、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及其启示 184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启示 185
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及其启示 187
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及其启示 189
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启示 191
第三节激励实务 193
一、激励的误区与对策 194
二、十种需要奖励的行为 195
三、十种奖励优良工作的方法 198
·本章小结 200
·本章练习题 201
·课外思考实践题 202
第十章沟通 203
·学习目标 203
第一节沟通概述 204
一、沟通的定义 204
二、沟通的作用 205
三、沟通的过程 205
四、常见的沟通方式及其特点 208
第二节沟通的方向与网络 210
一、沟通的方向 210
二、正式沟通网络 211
三、非正式沟通网络 213
第三节沟通的障碍与克服的方法 215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216
二、有效沟通的7C原则 218
三、改善沟通的策略 218
第四节冲突管理 220
一、正确认识冲突 221
二、冲突产生的原因 222
三、冲突的管理 223
·本章小结 226
·本章练习题 227
·课外思考实践题 229
第十一章控制工作 230
·学习目标 230
第一节控制与控制的基本类型 231
一、控制的含义 231
二、控制的目的和作用 232
三、控制的基本类型 233
第二节控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要求 236
一、控制的基本过程 237
二、控制的基本要求 240
第三节控制的重点对象和方法 242
一、控制的重点对象 242
二、常见的控制技术与方法 245
·本章小结 249
·本章练习题 249
·课外思考实践题 251
第十二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252
·学习目标 252
第一节管理与伦理 253
一、伦理与企业伦理 253
二、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254
三、管理伦理及其产生与发展 256
四、企业伦理管理的内涵 256
五、实施伦理管理的意义 257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260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260
二、"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发展历程 261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与表现形式 263
四、企业经营业绩与社会责任的联系 268
·本章小结 269
·本章练习题 269
主要参考文献 271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73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