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苦爹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全草。主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 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 中文名称 白苦爹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菊亚纲
特征
1.黄花败酱 多年生草本,高70-1300cm。地下根茎细长,横卧生,有特殖臭气。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花时叶枯落;茎生叶对生;柄长1-2cm,上部叶渐无柄;叶片2-3对羽状深裂,长5-15cm,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窄椭圆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粗锯齿,两面疏被粗毛或无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集成疏而大的伞房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常仅相对两侧或仅一侧被粗毛,花序基部有线形总苞片1对,甚小;花直径约3mm;花萼短,萼齿5,不明显;花冠黄色,上部5裂,冠筒短,内侧具白色长毛;雄蕊4,与缘稍扁,由背部向两侧延展成窄翅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来自2.白花败酱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有特臭味;茎枝被粗白毛,后毛渐脱落。基生叶丛生;准部叶柄较叶片稍长;360百科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边缘粗锯齿;茎生叶对生;叶柄长1-3cm,上部地渐近无柄;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窄椭圆形,长4-11cm,宽2-5角自想财陆程磁粉检裂盟cm,先端渐尖至窄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叶2对羽状分裂,两面疏具糙伏毛或近无毛。聚伞圆锥花序,集成疏生大伞房关;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花萼小,细萼齿5,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约5mm,冠筒短,先端5理解;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稍短于雄蕊。瘦果倒卵形,宿存苞片贴生、苞片近圆形,膜质,网脉明显。
生长环境
常生于海拔 (50-) 400-2100 (-2600) 米的山坡林下、林缘和灌丛中以及路边、田埂边的草丛中。
分布范围
分布很广,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和广东的海南岛外来自,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分360百科布于苏联、蒙古、朝鲜和日本。
主要价值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全草。野生者夏、秋季采挖,栽培者可在当年开花前采收。洗净,晒干。
炮制
洗净,晒干,切碎用。
败酱草炭:取败酱草,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性味
辛、苦,凉。
归经
入胃经、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补直问纪离扩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
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
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用法用量
内服,满管父州史氢村煎汤,9~15g(鲜者60~120g);外用捣敷。
注意
《本草汇言》:久病胃虚牌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附方
①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轻无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②治产后恶露七、八日不止: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白芍)各八分够故土,芎藭(川芎)、竹茹各本连右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服。(《外台》)
③治产后腰痛,乃气血流入腰腿,痛不可转者:败酱、当归各八分,芎藭(川芎)、书元获号充时载零测石又白芍药、桂心(肉桂)批片晶跳代川手各六分。水二升,煮八合,分二服。忌葱。(《广济方》)
④治产后腹痛如锥刺者:败益找画酱草五两,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二合,日三服功。(《卫生易简方》)
⑤治赤眼、障痛并胬肉攀睛:败酱一握,荆芥、草决战此许占限今脚很诗厂站明(决明子)、木贼草各二钱,白蒺藜杀突模国原矛盐事一钱五分。水煎服。(《硕虎斋省医语》)
⑥治痈疽肿毒,无论已溃未溃:鲜败酱草四两,地瓜酒四两。开水适量冲炖服。将渣捣烂频封培站久加菜,冬蜜调敷患处。
始周青却情⑦治吐血:败酱草煎汤服。
⑧治赤白痢疾:鲜败酱草二依般呀两,冰糖五钱。开水炖服。 ⑨治响苗冷临着总蛇咬:败酱草半斤,煎汤顿服。另用鲜败酱草杵细外敷。(⑥方以下出《闽东本草》)
别名
其它名称:败酱草,酸益,野苦菜,苦苴,败丈,败酱,败将,泽败,黄花龙牙,鹿肠草,鹿首,马草,鹿酱,苦斋公,豆豇草,豆渣草,观音菜,苦叶菜,萌菜,湖还务功集女郎花
Dahurian Pa味研聚欢零实眼触急trinia Herb, W况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Herb of Dahurian Patrinia, Herb of Whiteflower Patr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