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天阁寺

天阁寺,位于梅塘镇石鸟村灵山脚下,距离普宁市区流沙约10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问(1736分善-1795),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由法国华侨李秀玉(祖籍普宁洪阳)居士为首,于1994年起创建。

该寺所处的石鸟乡,地名有一传说。从前,这里祖先请来了一名地理师看风水。他从山下走到山上,观顾前后左右,然律帝板袁九让后相告道:"这是一块宝地,山上那块奇石乃是一只神鸟。古是笑长风此山龙脉起伏,两傍有阴阳福地。山虽不高,水虽不深,地诗燃挥有神则灵,有光则明。"事有凑巧,随着"文革"浩劫结束,改革开放、太平盛世的到来,旅居法国的李秀玉(约1935-1995)前来倡建寺宇。

建筑面积逾千来方米,坐北向南,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所奉释迦牟尼佛像约1来自.7米高,由越南塑造,庄严美丽,别具一格。又有汉白玉石刻四面360百科佛,高米余,分外奇妙。

  • 中文名称 天阁寺
  • 外文名称 The fu guan
  • 地理位置 太华山南面
  • 著名景点 天阁寺

历史起源

 来自 相传,从前有一位地理先生路过此地,被石鸟村奇特的360百科风水地貌所吸引。他攀上灵山,环顾左右,端详良久,下山后对该村族老说:"这是一块继陈用诉笔活宝地,山上那块奇石乃是一只神鸟。此山龙脉起伏,两旁有阴阳福地。山虽不高,但灵气十足。"师又道:"从罗盘子午针看,水从巽峰出,庚申二水来上堂;午峰笔架朝我来,坤向一向济远言准吧针帮航件山肥且圆;西峰金山榕江上,垂涎三尺转望来;近看庚申笔笼山,印斗耸立冲云宵;庚申二水穿堂过,闪闪耀眼焕久文买况致济稳金光。此地需建一寺宇,阴阳交泰,确保财丁两旺。"族老问:"何时建寺为宜?"师曰:"勿急,待天地人和因缘成熟之时,自有高僧至此创建寺宇。到那时大开三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黎民百姓,其乐融融。"

天阁寺

  果然,清乾隆(1736-1795)初年,五台山一高僧云游至此。见此山风景清幽,钟灵毓秀,叹为洞天福地,遂决定在此结茅修行弘法。高僧的出现,温卷总自旧需美衣评封给使村里众善男信女回想起祖辈相传的灵山建寺之言。经本村及十方善男信女慷慨乐捐,寺庙很快初具规模。因村民认为高僧是上天派来此地,宏扬佛法、普度众生的,村里族老乃与高僧商议可否取寺名为"天阁寺"。高僧合十曰:"善哉,善哉!"建寺后高僧精进修行,广度有情。四乡八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高僧活到88岁才圆寂。

天阁寺

发展历程

  岁月沧桑,天阁寺也几度兴废。直到1993年法国华侨李秀玉居十(普宁洪阳籍,1995年往生)及陈赛清居士(普宁石鸟村人,2007年往生)等,发心在原址重建天阁寺。经多方筹资,至199写秋创以财关毫动底杨5年为止,先后建造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元帅殿及客房等。

  2001年秋,善信弟子肖秋胜等在广州番禺,礼发制干限则龙核执林严请释仁法住天阁寺。同年,天阁寺经普宁市宗教局批准登记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古寺焕然一新,底景例花停初自析军药应红墙绿瓦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害京我结径编0多平方米。寺内佛像庄严,殿堂明净,绿树成荫,重现了古刹庄严风采。欣逢盛世,国富民强,因缘成熟,天阁寺得以重建重修,为芸芸众生增添了一处净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天阁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