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是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来自,作者是林万贵。

  • 中文名称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林万贵
  • 页数 337 页
  • ISBN 9787533449018

作者简介

 来自 林万贵,男,1963年出生于河南信阳。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教授,博士。中德精神分析培训班学员,我国首批精神分析师之一。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和教学工作18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理论修养。擅长治疗各类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医学心理学教材四360百科部;主译健康心理学教材一部。2001年获南京市政府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演变及其多学科研究

  第一前率队超充节 对边缘性人格的早期认识

  第二节 心理测验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第三节 描述性题保滑市宁充力精神病学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第四节 实证和认知心理学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第五节 边缘性具右称风界概为人格障碍的亚型

 坏跳计 第六节 DSM、ICD-10着写买另记中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第二章 精神分析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精神分析学家的贡献

  第二节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朝比贵圆家的贡献

  第三章 克恩伯格的甚兴视讲席方而始还吧需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的发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演变

  二、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二、自体一客体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 克恩伯格对情感、驱力和客体关深万久载据举黑策降系的整合

  一、自体与自我的诞生

  二、驱力诞生于带有情感投注的客体关系之中

 致田规飞 三、情感及其在钢识万劳着防呢异驱力及客体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四、小结: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的关系

  第四节 克恩伯格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正常"自闭"或原始未分化阶段

  二、原始的自体一客体表象未分化阶段

  三、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分化

  四、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整合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发展

  五、超我的整固和自我的整合

  第五节 克恩伯格与科赫特的分歧与争论

  第四章 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

  第一节 三种结构化的人格组织

  第二节 边缘性人格组织的"假定性"诊断

  第三节 对边缘性人格的结构性分析

  一、边缘性人格铁述例做年则富道具下紧的自我功能分析

  二、边缘性结构中的伊底和超

  第四节 对边缘性人收类处氢政操老振算格障碍的发生动力学分析

  第五章 克恩伯格的边切复物概通训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学

  第一节 精神分析治疗学的基本原理

  一、治疗过程

  二、治疗技术

  三、治疗师的作用

  四、治疗过程的心理动力学

  五、技术的修正

  六、治疗结果

  第二节 从表达性心齐周约统让适菜仍许八低理治疗到移情焦点治疗

土绿婷  一、克恩伯格治疗方法的演变

  二、移情焦点治疗

  第三节 克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案例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六章 移情焦点治疗方法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对一例女大学生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二、成长史

  三、诊断评估与治疗合同签订

  四、本材祖太承洲治疗过程

  五、小结

  第二节 对一例离异女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二、成长史

  三、诊断

  四、心理结构性分析

  五、治疗过程

  六、小结

  第三节 对移情焦点治疗方法的本土化反思

  第七章 对克恩伯格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理论贡献

  第二节 理论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