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戽来自水,读音hù shu束助乡号季章ǐ,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汲水灌田。
- 中文名称 戽水
- 拼音 hù shuǐ
- 注音 ㄏㄨˋ ㄕㄨㄟˇ
- 解释 汲水灌田
解释
戽水,中国农业生产风俗。流行于淮河流域以南广大地区,旧时来自以江南产稻区尤盛。为一种抗旱技术。干旱季节,凡水岸低下,不能安放水车或家穷无力置光意读语差打易军水车者,乃用戽斗。汲水灌田。
出处
宋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宋 陆游《村舍》诗之四:"山高正对烧畲火360百科,溪近时闻戽水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挖了水道,雇上四个长工戽水,也够使的了。"茅盾《大旱》:"这位住在都市的诗人,一面描写夜的都市里少爷小姐的跳舞忙,一面描写乡下人怎样没昼没夜的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