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枘:榫头,用以插入另一部分的己而斯营爱未岩消榫眼,使两部分连接富起来。
- 中文名称 枘
- 拼音 ruì
- 释义 形声
- 出处 《楚辞·九辨》
字词释义
枘
ruì
名词用法
(形声。从木,内声。本义:榫头;插入卯眼的木栓) 同本义 [tenon]
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图蛋敌利实《楚辞·九辨》
来自 方凿圆枘,良工无以措巧心。--明·孙绪《沙溪集》
又如:枘凿(枘、凿,榫头与卯眼。枘圆凿方或枘方凿圆,保息施免如次剧迫斯载留难相容合);方枘圆凿。
动词用法
楔入 [wedge]
层崖峭绝,枘木亘铁。--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枘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而锐切《集韵》《韵会》《正韵》儒税切,$音芮。《玉篇》柄枘。《类篇》刻木端所以入凿。《庄子·天下篇》凿不围枘。《循本注》凿非围枘,而枘来自自入之。《宋玉·九辨》圜凿360百科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又《韵会》通作内。《量就针括答曾良诉周礼·冬官考工记注》调其凿内而合之。
又《息改场笔降告笔色星门博雅》枘,柱也。
又《集韵》奴困切,音嫩。草始生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