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2: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2: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研究近代文化转型的书。

  • 中文名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2: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郑大华,彭平一著
  • 出版时间 2008-04-01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来自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2: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是研究近代文化转型的,即是研究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360百科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与近现代的、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2》主要探讨了社会结构与近代文化转型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关系。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跨学科的课题,其中涉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例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等。

  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一次布露口初认占白是从列国并立的先秦时代,转变到秦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另一次是从晚清开始的,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向基于人民自治的民吃氢展后主的现代社会转变。

作者简介

  郑大华,男,湖南永顺县人,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先后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以梁漱溟和胡适为中心、系统比较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思潮的强吃进片含培体密著作《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张君劢的生平和思想的著作《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一本研究嘉道经世思想家包世臣的著作《包世臣》(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一本系统研究乡村建设队问蛋概乐运动的著作《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般模亮制审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神技住派拿版),以及《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民国思想史论大功须尽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亚都巴八作运时社2006年版)、《民国思想家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等著作。到目前为止,共出版中国近代思想史专著11部、合著3部、译著4部,点校整理资料8种12册,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目前任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学者计划"首批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彭平一,1953年10月生于湖南长沙,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1992年至199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北京师费还硫由裂绍屋缺入显范大学历史系进行"梁启超与章太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现为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近代启蒙思潮他场宗烈短史话》、《湘城教育纪胜》、《穿若载场督从新民、新人到人的全面发展》等,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导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书对只候试培虽放都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

  三、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结构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

  一、清中叶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新态势

  二、嘉道之际经学的新变化与经世思潮的复兴

  三、鸦片战争与经世受构把机我明或记基思潮的新发展

  四、经世思潮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

  第二章 社会的初步变迁与文化的初步转型

  来自一、鸦片战争后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与新文化因360百科素的出现

  二、转祖聚迅洋务运动对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三、口岸城市的初步转型对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影响

  四、思想观念和社茶病马矿核会风气的初步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2: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