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华传世家训经典

《中华传来自世家训经典》是2010年03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360百科作者是郭齐家、李茂旭。

"慈"是指长者对晚辈的失迫训抚爱;"孝"是指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和尊敬。"慈"与"孝"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文化背景包这围封陆领备响婷,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道德标准和家庭教育的基础。只要家庭存在,"慈孝"这一基本的人伦道德便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古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纯粹出于一种无私的天性,"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淮南子·缪称训》)。孟子曰:"丈夫(男孩)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之有家。父母之心判使苗理日火,人皆有之"(什而即主《孟子·滕文公下》)。但是,古人同时强调,父母对子女应爱之有道,如果一味地溺爱,便不是真正的爱子女,而是害子女了。司马光说:"天爱之,当教之以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

  • 书名  中华传世家训经典
  • 作者 郭齐家、李茂旭
  • ISBN 9787802088689
  • 定价 380.00 元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内容简介

  ""爱而不教,适所以害之也"(《温公家范》)。因此,溺来自爱并不是真正的慈,"慈者非违理之谓也,必也尽教训之道手",正确的爱子之道,应该是"导之以德义,养只挥套间们林滑之以廉逊,率之以勤俭,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恪,以立其环急行止南分而划抗村身,以成其德"(《内训》)。同时"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恶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始纵惜也"(《板桥家书》)。这些金玉良言,足应为今之为父母者深省之。

图书目

  第四卷 慈孝·婚恋养生

  慈孝

  导语

360百科  一、先秦篇

  (一)姬旦:周公劝礼

  (二)姬寤生:凿隧见母

  (三)季札:责沿销移次聚根持米侄行不义

  (四)伍初孙含率阿困评执最子尚:为父赴难

  (五)申鸣父:督子尽孝

  (六)孔丘:论孝

  (七)曾参母:慈母疑子

  (八)曾点:"蛮言"遥诫子

  (九)天两曾参:论孝

  (十)田赵息鱼完子:代弟之过赴死难

  (十一)乐正子春:论孝

  (十二)聂政姊:姐弟情深

  (十三)孟轲:

  1. 论慈

  2. 论孝

  (十四)陈翠:爱子何为

  (十五)无名氏:为人子之礼

  (十六)吕不韦席汽高概:妙论骨肉情

  二、秦汉篇

  (一)李斯:临刑悲言亲子情

  久乙孩总树占洲衣广表(二)陆贾:训子

  (三)王弘:五月生子非不祥

  (四)窦太后:景帝孝母释弟罪

  (五)刘安:论慈

  (六)顾翱:母嗜雕胡

  (七)刘向:诚言劝孝

  (八)造讲尽或丁鸿:与弟盛书

  (九)延笃:仁孝论

  (十)弱粮报衣胡郦炎:遗令书

  (十一)营觉明矛仲长统:孝的真义

对维影胡云镇章块水学远  (十二)穆姜:真情感动前妻子

  三、魏晋南北空呼联形官朝篇

  (一)曹操:遗命托爱子

  (二)刘备:与阿斗遗嘱

  (三)诸葛亮:与兄瑾书

  (四)王祥:跪前请死

  (五)王戎:我辈钟情-

  (六)郗鉴:含饭喂侄甥

  (七)刘毅感议:生孝和死孝

  (八)孟陋:兄弟

  (九)张融:诫子

  (十)阎姬:与子宇文护书

  (十一)颜之推:

  1. 兄弟

  2. 风操

  3. 后娶

  四、隋唐五代篇

  宋若莘:马娘事父母

  五、宋辽金元篇

  (一)述律平:教子李胡

  (二)司马光:

  1. 父

  2. 母

  3. 子

  4. 弟

  (三)袁采:《袁氏世范》论慈孝友悌二十二则

  (四)叶梦得:保孝行

  (五)韩玉:临终遗子书

  六、明清篇

  (一)徐皇后:《内训》论慈孝三则

  (二)姚舜牧:《药言》论慈孝

  (三)何伦:孝亲敬长

  (四)孙奇逢:真孝不伪

  (五)张英:兄弟相处日最长

  (六)张廷玉:《澄怀园语》论慈孝二则

饭苏存克  (七)唐彪:《人生必读书》论慈孝七则

  (八)史典:《愿体集》论慈孝四则

  (九)姚延杰:《教孝篇》论慈孝十四则

  (十)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十一)白云上:尽孝

  (十二)汪辉祖:孝与友

  (十三)刘沅:《寻常语》论慈孝四则

  (十四)邓淳:崇尚孝悌二十五则

  七、近代篇

  (一)曾国藩:

  1. 与父母谈兄弟关系

  2. 与弟谈兄弟关系

  3. 与儿子谈慈孝

  (二)金子升:《金氏家训》论慈孝

  (三)甘树椿:《甘氏家训》论慈孝四则

  (四)严复:与四女严顼书

  (五)邹岐山:《启后留言》论慈孝十四则

  八、现当代篇

  (一)何叔衡:给儿子的信

  (二)徐特立:致徐禹强

  (三)谢觉哉:给子女的信

  (四)柳亚子:致无垢

  (五)向警予:

  1. 给二嫂的信(节录)

  2. 给大嫂的信

  (六)吉鸿昌: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

  (七)刘伯坚:就义前给兄嫂的遗书(节录)

  (八)郁达夫:致郁曼陀

  (九)贺锦斋:给弟弟的信

  (十)陈潭秋:给哥哥的信

  (十一)闻一多:

  1. 致父母

  2. 致高孝贞

  3. 致立鹤、立雕

  (十二)丁玲:给蒋祖林的一封信

  (十三)巴金:复咺之

  (十四)罗瑞卿:给女儿玉华的信

  (十五)傅雷:致傅聪书信二封

  (十六)朱梅馥:致傅聪

  (十七)许晓轩:狱中给哥哥的信

  (十八)江竹筠:狱中给亲友的信

  ……

  婚恋养生

  一、先秦篇

  二、秦汉篇

  三、魏晋南北朝篇

  四、隋唐五代篇

  五、宋辽金元篇

  六、明清篇

  七、近代篇

  八、现当代篇

  附录

  索引

  ……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华传世家训经典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