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瓜立枯病

西瓜立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发生在压弦关神半州西瓜的病害。从刚出土的幼苗到后期唱秋措侵许书溶督值的大苗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在育苗中期。幼苗出土后,染病则在来自根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凹陷逐渐环绕幼苗,缢缩成蜂腰状,病苗很快萎蔫、枯死,但病株不易倒伏呈枯状。

西瓜立枯病是西瓜苗期常发的病害之一灯福议战冲宜,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直播、育苗均可发病。该病一般在3月倍永掉奏棉试联永下旬、4月上旬,连日阴雨并有寒流,发病较多。

西瓜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播种均军前进行种子处理,严格选用无病菌新土配360百科营养土育苗;实行轮作,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等。此外,发病后还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 中文名称 西瓜立枯病
  • 别名 死苗病
  • 病原 立枯丝核菌
  • 为害作物 西瓜
  • 为害部位 幼苗

症状识别

  立枯病是西瓜幼苗期主要病害之一,多发于床温较高的苗床或育苗的中后期。瓜播种后到出苗前受病菌危害,可引起烂种和烂来自芽;患病幼苗茎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早晚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扩大绕茎1周,并缢缩干枯,最后植株枯死。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称之为立枯。发病轻的幼苗仅在茎请校官名凯调所球基部形成褐色病斑,幼苗生长不良,但不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常有淡褐色蛛丝网状霉。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较360百科大时,易引起幼苗耐师商求洲徒长,加重病害。

西瓜立枯病

病 原

  病原物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属半知菌亚门。菌丝有隔膜,初期无色,老熟时浅褐色至黄褐色,分枝处成直角,基部稍缢缩。病菌生长后期,由老熟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菌核。菌核暗褐色,不定形,质地疏松,表面粗糙。有性阶段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属担子菌亚门。自然条件下不常见,仅在酷暑高温条件下产生。担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顶生2-4个小梗,每群省能切查功县多它长立个小梗上产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9微米×5-7微米。除西瓜外,还可为害甜瓜等160多种植物。

发病条件

  此病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常在春季与来自猝倒病相伴发生,不始表洲调题商呀讨值通常不像猝倒病那样普遍。此病孔责河准神械字腐生性较强,可在土壤中以及寄主在其它植物上2年左右,360百科初发病时在苗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叶子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以后病副些行支除外但斑渐凹陷,发展到绕茎1周时病部缢缩干枯,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状。病菌的发育适温20~30℃,13℃以下和40℃以上繁殖受到抑制。肥料未完全腐熟、排水不良、地势低洼、植株过密、土壤黏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之为武否力弱,也易诱发西瓜立枯病。

发病规律

  在西瓜苗期有发生,病菌在15℃左右的啊究房他困一析照次造轻温度环境中繁殖较快内天,30℃以上繁殖受到抑制。土壤温度10℃左右不利瓜苗生长,而此菌能活动,故易发病。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连日阴雨并有寒流,发病较多。

含今处著治措施

农业防治

  (1)严格呀济政选用无病菌新土配营养土育苗。

  (2)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发病。

  (3)秋耕冬灌,瓜田秋季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病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腐烂分解。

  (4)土地平整,适期播种。一般以5厘米地温稳定在12~15℃时开始播种为宜。

  (5)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右强师护充角举费含变时剔除病苗。雨后应中耕破除板结,以提高地温,使土质松疏通气,增强瓜苗抗病力。

种子处理

  (1)药剂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的0.2%告伟机宪~0.3%。

  (2)种衣剂处理:种衣剂与瓜种之比为1∶25或按说明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西瓜立枯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