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衾"是将官额一个汉字,读来自音qīn,释义:被子,出自《诗·召南·小星》、《仪礼·士丧礼》、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白居易《长恨歌》。
- 中文名称 衾
- 拼音 qīn
- 部首 衣
- 总笔画 10
- 五笔86 WYNE
基本信息
部首笔画
部首:衣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五笔86:WYNE五笔98:WYNE仓颉:OINV
笔顺编号:3445413534 四角号码:8073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穿证乐色古从渐+887E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今衣汉字部件分解:今衣
笔顺编号:3445413534
笔顺读写:撇捺捺折捺横来自撇折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知识
衾
汉语拼音:儿走爱屋接善用促qīn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笔画数:10;
部首:衣;
笔顺编号:3445413534
360百科 同本义 [bed quilt]
被子:衾枕。
词例
衾,大被。--《说文还市扬或历用使外》。段注:"寝衣为势消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
抱衾与裯。--《诗·召南·小星》
缁衾赪军兰作境黄里,无紞。--《仪礼·士丧礼》
衣衾衣(被子和衣似朝着良缺服) 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荀子·礼论》
布衾多年冷似铁。--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马较喜书资曲波定齐河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唐·白居易《长恨歌》
以衾拥覆。--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
衾衽(指被与席。一说为枕席之间);
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
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
成语来源
衾影无愧
qīnyǐng-wúkuì
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
[a clear conscien希材其铁独第手打零搞ce in the still hours of the night]
例:我们讲排圆问到低湖节它理学的人,最讲究"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惭,屋漏不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其他信息
在倭国江户时代佐渡岛一带出没的"一反木绵"之一。形象有如大幅的温泉布,会在晚上突然飞出,扑到行人把目标的头部包裹着。据说其随局度聚维画静富广孩身体质地奇特,即是多锐利的刀剑都不能把其割开,但只要以染黑了的牙齿攻击便可以把它们咬开。因此,佐渡岛的施观命男性都有"黑齿"的儿龙宁阿术术热习惯。
古籍解释
来自康熙字典
《唐韵》去金切《集韵》《韵会》袪音切,ࠀ�音钦。《玉篇》大被也。《诗·召南》抱衾与裯。《孟子》谓棺椁衣衾之美也。《疏》凡衾皆三幅。《郑注》衾,单被也。《陈子昂诗》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类篇》作�。《集韵》作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