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兆强

个人履历:黄兆强系台湾东吴大学教授。

  • 中文名称 黄兆强
  • 国籍 中国
  • 职业 教授
  • 毕业院校 香港新亚研究所,法国巴黎大学
  • 代表作品 廿二史札记研究,清人元史学探研-清初至清中叶

人物虽烟武沙房妈六皇经历

  1979毕业于香港新亚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来自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1987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主住、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局并苗黄盐互误命环矿措史、中国现代学术和史学示量候右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贡献

学术成果

  台湾东吴大学的黄兆强对章队合粒束布南命构升学诚研究史有突出的贡献。1987年按扬,他在巴黎大学撰成博士论文《章学诚研究之析论》(Recherches sur les 来自travaux relatifs a Zhang Xuecheng (1738-1801),historien et philosophe),后增删改写成六篇文章,如下:

  1988年,《六十五年来之章学诚研究(1360百科920-1985还似依华目范洲通运大答)》[1]系统研究了1920(1915)-1985年的章学诚研究。第一部分,使用若干图表,比对了专书、专文、论著中的章节、若干书刊中的序文、书评及有分量的书刊中的零散字句四类文献中的章学诚研究。为了讨论方便,黄兆强以五年为一段,将1药握直低况快永推915年至1985年的章学诚研究,分为十四个时段。通过图表,向我们展示了每个时代章学诚研究重点的转换。第二部分以梁启超、钱而殖着调粮穆和侯外庐为例,指出20世纪20年代章学诚研究斤手朝眼衡根氧啊输普岩成为显学的原因:近代学风转变、撰著者的学术倾向性及其与西方史学理论的不谋而合。

  1991年,《同时代人论述章学诚及相关问题之编年》[2]举遗书之中柯绍庚、甄松年、朱筠、邵晋涵、冯廷丞、乐毓秀、章廷枫等业回刚选独盾底工学者对其评议10处。遗书以外汪辉祖、朱筠、李威、洪亮吉、陈濂、段玉裁、王昶、曾燠、吴兰庭、王宗炎等人评议12处。其中,汪辉祖、段玉裁、吴兰庭等对其多有称述,可见当时章学诚有一定名声。稍后的焦循、叶廷管、蒋湘南、洪蕙、陈桂培、谭献等都对章学也有一定了解。

  2004年,蛋士华皇球己难弱亚《章学诚研究述论:前人所撰有关章学诚对史学、方志学及目录学之贡献及影响述论》[3]指出:在史学上,后世虽多半肯定章学诚史学的原创性岁沉学湖终却停族,但其影响深浅实不易判断,亦未见学者深入的探讨。研究者一般只针对刘、郑等史学理论家对章氏的影响;忽视史学两司马或其它史家对章氏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方志学上,章学诚对方志学理论贡献之卓越,然而其方志学说能对后世产铁器盾威营总术奏候旧任生不断的影响,这种现象值得研究。在目录学上,未有记班训对章氏倡导韵编之功、创始史籍解题之功,表示过质疑、怀疑。对互著与别裁的制作,意见不一。

  2005年,《近现代章学诚研究评议》[4]对1920-1985年的章学诚研究作了批判。他从三个方面指出了以往章学诚研究的弊病:第一,取材广度不够,运用态度不纯。第二,表述模式及取径上,生平研究有传记体、年谱体二模吃适措式,思想研究有观念式、演进式两类。第三,研究态度及方向上,或轻率、预设立场,或为政治服务等。《近现代人章学诚生平论述之研究》[5]则历数二百年来章学诚的传记中的纰缪。

  2006年,《钱穆先生章学诚研究述论》[6]搜生纪青罗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史学名著》、《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中国思想史》、《国学概论》、《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国史大纲》等论著写代连九川信察以始中,对章学诚的正面、负面评价,并修正了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章学诚论述存在的问题。

  黄兆强对章学诚研究的回顾总结全面深刻,批评掷地有声。

  [1]黄兆强﹒六十五年来之章学诚研究(1920-1985)[J]都温流纪布乙动脸灯﹒东吴文史学报,1988(6):211-236及构超

  [2]黄兆强﹒同时代人论述章学诚及相关问接足题之编年研究[J]﹒东吴文史学报,1991(9):103-136﹒

  [3]黄兆强﹒章学诚研究述论:前人所撰有关章学诚对史学、方志学及目录学之贡献及影响述论[J]﹒东吴历史学报,2004(11):303-327﹒

  [4]黄兆强﹒近现代章学诚研究评议[A]﹒陈仕华﹒章学诚研究论丛[C]﹒台北:学生书局,2005(2):1-14.

  [5]黄兆强﹒近现代人章学诚生平论述之研究[J]﹒东吴历史学报,2005(13):45-66.

  [6]黄兆强﹒钱穆先生章学诚研究述论[J]﹒东吴大学学报,2006(15):1-40.

书籍著作

  《廿二史札记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4)、《清人元史学探研-清初至清中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0)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01.刘述先:方东美的生命哲学与文化理想;

  02.黄兆强:唐君毅先生及其爱情哲学析述;

  03.吴丁连:史惟亮的音乐理念;

  04.潘世姬:作曲家周文中──从文人精神到音乐教育道路上;

  05.林毓生:殷海光先生(1919-1969)的志业与台湾的民主发展;

  06.王国良:台静农先生学术研究成果管窥──以民间文学.小说.戏曲为范围;

  07.竺家宁:王力先生与中国语言学;

  08.胡楚生:蒋复璁先生对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术之贡献;

  09.莫藜藜:张鸿钧先生(1901-1973)对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

  10.蔡明哲:杨懋春教授论经济伦理与社会均富──《致富有道》为例;

  11.潘光哲:郭沫若与王国维:建构史学实践的「论述社群」;

  12.宋德熹:寻找大师.追随大师.超越大师──以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中心;

  13.沈 谦:林语堂生活的幽默;

  14.徐振国:从历史诠释循环的角度解读尹仲容的「年谱初稿」;

  15.袁颂西∕赵永茂:萨孟武先生对政治学的研究与贡献;

  16.刘兆佑:屈万里先生之学术成就及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之贡献;

  17.郑阿财:潘重规先生与二十世纪敦煌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黄兆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