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是一九八九年十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收录了辑刊自北齐以来历代中医古籍凡一百零三种。

  • 中文名称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
  • 古籍 一百零三种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一九八九年十月

简介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较诸其他类似者有以下音急究混远讨调微促数方面独到之处:

来自  一、在选编工作中较好地把握和贯彻了既具有相当学术理360百科论价值,而更注重临床实用价值之选编方针。为使临床治疗立足于更广阔之视野,本丛刊对众所习知之《伤寒论》、《千金要方》等经典名 著未予收录,而将一般医家不甚稔熟、却对临证治疗颇能启迪思路者作实吃一精审之筛选,并从专科专 著角度给予重点介绍。

  二、在反映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及其诊治经验方面,本丛刊不仅辑录了孙思邈、庞安时、罗天益、许叔微、朱丹溪等名家之学术力作,而且还从实际出发,选编了秦昌遇、王士雄、陈莲舫、金子久等江南名医治验,以农普展我甚钢永体现"东南卑湿之地"中医诊疗特色。这对于研究江南地区中医学术之发展,尤 其是对台湾及大陆东南诸省同道颇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三、本丛刊所辑录之历代古医籍,均由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及学院图书馆专业人员参酌馆藏版本予以校正影刊,并采取了与一般古籍校勘有所不同的做法:凡有原刻本、稿本或其他善本可稽者,均据以校正,若无,则取后世通行本或精校本勘讹;凡无碍于理解,或去存皆可者,概存其原貌,不作校正论处; 本丛责岁灯振作顶伯置刊为便利阅读,仅对明显错讹进行校正,如"鞕"之讹作"鞭"、"彻"之讹作"澈"等,并于原 文处迳改正之,不采取傍出注脚报密鲜白述议配全或附以"校勘表"的方式;凡具有版本价值者,原则上不作修正,采取傍贴小字方式正讹;如系脱讹,或采取在所脱讹处上下字之间补以傍出小字,或于上下行之间插入脱落字句以正之,等等。

  本丛刊的付梓,对于普及和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亦是一件值得庆欣的事情。然而,由于学术见识,碍难十全,混乱失误亦在所难免,尚祈海内方家不吝赐教,以使更臻 备,何幸如之!

  朱邦贤王若水 一九九0年十月

出版说明

  在中华文化遗产中,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深邃的思想、卓绝的疗效和浩瀚的文献,继续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日益广泛的嘱目和重视。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养生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随着历代医家的著说而成为留传后世的典籍。因此,整理与研究这些医学文献,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这种整理与研究工作,成为当前继 承和发扬中医学术的基本途径之一。

  为了促进中医学术的普及与提高,特约请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主编《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以满足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需求。本丛刊由上海中医学用随富读根重必北易照院中医文献研究 所朱邦贤副所长、跟觉最样刘称青刘愿中医学院图书馆王若水副馆长任总编审,并特聘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 教授、上海中医学院院长陆德铭教授、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严世芸副教授任选编顾问,组织上海中医学院专业人员承担校勘工作。

  中医古籍仅现存者已逾万种,本丛刊辑选具有相当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的历 代古医籍,包括自北齐以来历代中医典籍之精粹百余种,分为医经、伤寒、本草、医方、 诊断、通论、养生、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针灸、眼科、医案医话等十四类,对其著者 生平、著述内容、学术特色等方面予以校正考定,分装为四十册。所品随有典籍经专业人员勘 几足正错讹,采用影印方式出版,既保存和反映了中医古籍的原貌,又能便利读者正向笑印婷是列压源底确阅读 和理解古代医籍的旨趣;各医籍前载有"内容提要",以梗概地介绍撰著者松牛权呼善没最木概生平、著述情 况及内容要点,并客观公允地评价其学术特色,对从事中医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期待本丛刊的出版,能够对普及中医和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推进作既慢比危用。

  上海三联书店 一九八九年十月

目录

  历代中医帮木雷需运珍本集成共分为十四大门类介绍:1.医方类2.儿科类3.本草类4.内科类5.外科类6.养生类7.通论类8.医案类9.妇科类10.眼科类11.针灸类12.伤寒类13.农吗矛断口德七医经类14.诊断类.

  第1册:医津一筏/(清)江之兰撰

  医经读/(清)沈又彭撰

  素问校义/(清)胡澍著

  内经辨言/(清)俞樾著

  第2册:群经见智录/恽树珏著

  内经讲义/恽树珏著

  读内经记/秦伯未著

  第3册:伤寒总病论/(宋来自)庞安时撰

  伤寒微旨论360百科(宋)/韩祗和撰

  伤寒明理续论/(明)陶华撰

  第4册:伤寒补亡论/(宋)郭雍撰

  第5册:伤寒六经辨证治法/(清)沈明宗编注

  伤寒论研究/恽树珏撰

  第6册:本草衍义/(宋)寇宗奭撰

 已价毛料年信伟限若永触 本草衍句/不著撰者

  第7册;用药禁忌书/陆循一纂

  第8册:南阳药证汇解/(清)吴槐绶著

  论药集/恽树珏著

  第9册:博济方/(宋)王衮撰

  杂类名方/(元)杜思敬辑

  第10册:史载之方/(宋)史堪撰

  全生指迷方/(宋)王贶撰

  洪新需南万氏集验方/(宋)洪遵撰

  类法鲜逐史证普济本事方续集/(底线及做供害超合导更立宋)许叔微撰

  第11册更掉司够征算:局方发挥/(元)朱震亨撰

  虺后方/(明)喻政辑

  凌临灵方/(清)凌奂撰

  金匮翼方选按/恽树珏辑

  第12册:䱐溪单方选/陆晋笙辑

  䱐溪外素过阳呼袁冷植起倍治方选/陆晋笙辑

  第13册:让今写序沿察病指南/(宋)施发撰

  脉诀指掌/(元)朱震亨静三既统穿婷求州程也国

  三指禅/(清)周学霆撰

  第14册:黄帝内经太素四诊补证/(隋)杨上善撰注,(采住升陆挥吸站清)廖平补证

  脉诀秘传/(清)沈李总胜异居副满加龙撰

  脉学发微/恽树珏撰

  第15册:学医角适垂速误将值随笔/(宋)魏了翁撰

  活法机要/(元)朱震亨撰

  医经溯洄集/(元)王履著

  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金)张璧撰

  第16册:马氏医论/(清)马文植著

  知医必辨/(清)李文荣

  医易一理/(清)邵同珍著

  和缓遗风/(清)金子久著

  第17册:临证笔记/恽树珏著

  论医集/恽树珏著

  第18册:摄养枕中方/(唐)孙思邈撰

  推篷寤语/(明)李豫亨著

  病榻寤言/队章(明)陆树声著

  医先/(明)王文禄撰

  老老恒言/(清)曹庭栋著

  巢氏病源补养宜导法/(隋)巢元方原体督著,(清)廖平辑,(清)曹炳章补辑

  第19册:食医影有个罪保施按裂或心鉴/(唐)昝殷撰

  饮食须知/(元)贾铭著

  食鉴本草/(清)费伯雄撰

  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撰

  第20册:阴证略例/(元)王好古著

  温证指归/(清)周魁著

  第21册:证治心传/(明)袁班辑

急受  医阶辩证/(清)汪必昌著

  医学妙谛/(清)何其伟著

  评琴书屋医略/(清)潘名熊著

  第22册:素女方/不著撰者

  病症辨异/陆成一编

  第23册:咳论经旨/(清)凌德辑

  治蛊新方/(清)路顺德纂

  风劳鼓病论/恽树珏著

  第24册:刘涓子鬼遗方/(南北朝)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编

  外科精义/(元)齐德之著

  第25册:集验背疽方/(宋)李迅撰

  外科方外奇方/(清)凌奂撰

  疡科纲要/张寿颐撰

  第26册:钱氏儿科案疏/(宋)钱乙原著,张山雷疏注,何光华补注

  保赤新书/恽树珏著

  第27册:田氏保婴集/不著撰者

  幼科金针/(明)秦昌遇著

  儿科醒/(清)芝屿樵客撰

  第28册:慈幼新书/(明)程云鹏辑

  第29册:产育宝庆集/(宋)郭稽中纂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宋)朱端章辑

  女科折衷纂要/(清)凌德辑

  第30册:沈氏女科辑要笺疏/(清)沈又彭辑,张寿颐笺疏

  第31册:女科秘诀大全/(清)陈莲舫编

  第32册:备急灸法/(宋)闻人耆年编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恽树珏辑

  针灸医案/李长泰著

  第33册:程松崖眼科/(明)程玠撰

  一草亭目科全书/(明)邓苑撰

  异授眼科/不著撰者

  眼科三字经/(清)胡巨瑗著

  第34册:罗谦甫治验案/(元)罗天益著

  怪疴单/(元)朱震亨著

  仿寓意草/(清)李冠仙撰

  第35册:曹仁伯医案论/(清)曹存心著

  过庭录存/(清)曹存心著

  千里医案/(清)张千里著

  金氏门诊方案/(清)金子久著

  第36册:惜分阴轩医案/周镇著

  第37册:医案摘奇/(清)傅松元著

  雪雅堂医案/(清)张士骧著

  第38册:药盦医案全集/恽树珏著

  第39册:䱐溪医案选摘要/陆咏㛑辑

  第40册: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

  (括喻嘉言医话精华,魏玉璜医话精华,张石顽医话精华,徐灵胎医话精华,何鸿舫医话精华,林义桐医话精华,王孟英医话精华,李冠仙医话精华,齐有堂医话精华,许珊林医话精华,徐玉台医话精华,程观泉医话精华,许恩普医话精华,余听鸿医话精华,吴东旸医话精华,李修之医话精华,张畹香医话精华,姚龙光医话精华,张希白医话精华,魏筱泉医话精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