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文庙是古代安康州府祭祀孔子和生员读书的地方。安康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至正初年上序难万服(1340年),元至正十年(1350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和明成化四年(1468年)进行修缮,后因屡遭洪涝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迁到现址。
- 中文名称 安康文庙
- 建筑时间 元至正初年(1340年)
- 建筑面积 463平方米
- 风格 单檐歇山式建筑
地理位置
详情
建筑情况
安康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宽26米,进深18米。单来自檐歇山式建筑,建筑面积463平航状婷方米。
历史记载
安康来自自古崇儒重道。据《地方志》记载,为祭祀大教育家孔子,至清中期安康有七个县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文庙。这些文庙360百科变成了那时的教育、文化中心,为繁荣地方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存安康城区新城的安康文庙为当时州庙,是其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远的文庙。
文庙现状
安康文庙始建于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原址位于老城区,于公元1707年遭遇洪水破坏后迁建新城。迁建后,又经历三百多年风雨飘摇,面貌破败不堪。2008年12月,在乎油表袁缩前伟连毫元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文物局的积极支持下,安感康文庙维修保护工程开始施工。一期完成了文庙大成殿的修复工程,并通过验收。二期工程于2010年10月启动,目爱并日宣概染甚双连回前,安康文庙的核心区段已基本恢复,建筑棱翘分明你维、雕梁有致,殿内庄严肃穆、气势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