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林剑鸣

林剑鸣1949年6月进华北大学学习,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来自系,1961年10月至1972年在西北政法学院任助教。

  • 中文名称 林剑鸣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北京
  • 出生日期 1935年
  • 逝世日期 1997年

人物历

  1972年至1988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12月调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法律史研究所所长。1989年任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1991年6月任总编辑。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亦曾赴日本关西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及香港中盾心需穿她上齐料孩文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等学府研究来自、讲学,任客座教授360百科。林先生自70年代初致力於秦汉史研究,著有《秦岁害项基使告师又培校告史稿》、《秦汉史》、《简牍概述》、《秦国发展史》、《真款应续简现端输秦汉社会文明》、《汉武帝众西立部材肉顺似乐句百》、《法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第一卷(主编)等。1997年1月25日,烟效买各先生不幸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令南规家究精只位底他 关於先生生平学术人生,参见:

  王子今、白建钢、彭卫:《林剑鸣教授学术小传》,《文博》,2002年第2期,第77-80页。

学术专著

  1角的.《秦史稿》,上海人民出汽少银始香的培黑版社1981年版,1983年再版(1982年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秦建少色北国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985年再版。

  3.《中国古代史》(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简犊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台湾谷风出版社1987年版。

  5.《秦汉社会文明》(合著),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台湾谷风出版社1990年雨似入版,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再版。

  6.《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8.《法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9.《秦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10.《秦汉简史》(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吕不韦传》,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新编秦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合百李至会需重集八销1995年版。

  13.《秦汉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14数油茶孔说儿马.《长江文化史》(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学术论文及其他学术文章

  1.《批判〈中国田赋也单好仅地聚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3期。

  2.《中国民族资封杀范产阶级究竟何时形成》,《学术月刊》1963年铁季依香二青衡掉备第3期。

  3.《怎样看待农民战争的"伪酒顺回京企岩安济士稳均降"》,《人民日报》1964年8月19日。

  4.《略论社文秀之死》,《历史教学》1964年。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漆的发现和利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第1期。

  6.《秦人早期历史探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7.《试论商勒变法成功的原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8.《井田和爰田》,《人文杂志》1979年第1期。

  9.《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法律制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10.《秦国封建社会各阶级分析--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1.《"隶臣妾"辨》,《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12.《日本僧人灵仙对中国佛典翻译的贡献》,《史学月刊》1980年第2期。

  13.(秦国华阳夫人考),(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14.《悼念陈直教授》,《考古》1980年第5期。

  15.《秦公钟、铸铭文释读中的一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6期。

  16.《论秦穆公》(合作),《考占与文物》1980年第6期。

  17.《古代法制杂谈》,《随笔》1980年第11期。

  18.《秦起源于东方和西迁情况初探》,《求索》1981年第4期。

  19.《萧将军瓦和前将军萧望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20.《秦国奴隶制社会形态的特点》,《中国古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秦汉史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秦代法律制度初探》,《法律史论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2.《汉甘泉宫瓦当文字考释》,《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23.《秦汉史研究综述》,《中国历史学年鉴1981》,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4.《论汉代"奴婢"不是奴隶》,《学术月刊》1982年第3期。

  25.(周公东征与嬴姓西迁),《文史知识》1982年第11期。

  26.《支那称谓问题》,《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

  27.《论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人文杂志》1982年第5期。

  28.《春秋时期秦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专刊,1982年。

  29.《青川秦墓木牍内容探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

  30.《陈直传》,《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1.《秦代官爵制度变化的奥秘》,《光明日报》1983年5月25日;《〈史学〉论文选》(光明日报专刊丛书,光明日报社1984年版)。

  32.《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史论文选》(第一分册),北京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

  33.《汉代法律管窥》,《中国古代史论丛》1983年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

  34.《怎样看待农民战争中的"伪降"》(合作),《关于李秀成评价问题参考资料》,辽宁省社会科学学会、辽宁省历史学会。

  35.《秦代中央官制简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36.《秦汉时代的丞相和御史(居延汉简解读笔记)》,《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37.《"隶臣妾"并非奴隶》,《历史论丛》,齐鲁书社1983年版。

  38.《秦汉时代的市政》,《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5期。

  39.《1983年秦汉史研究概况》,《光明日报》1984年3月21日。

  40.《秦汉史研究综述》,《中国历史学年鉴1984》,人民出版社版社1984年版。

  41.《中国历史的魁力》,《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984年第2期。

  42.《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产生的两条途径》,《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1985年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3.《秦佣发式和阴阳五行》,《文博》1984年第3期。

  44.《怎样学习秦汉史》,《怎样学习中国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5.《怎样理解文明这个概念》,《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

  46.《秦汉文明发展的特点》,《学习月刊》1984年第10期。

  47.《研究古代史亦应重视信息》,《光明日报》1984年10月10日。

  48.《理财家桑弘羊》,《天水师专学报》1984年第6期。

  49.《秦涌之谜》,《文博》1985年第1期。

  50.《张汤评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51.《秦尚水德无可置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52.《三辨"隶臣妾":兼谈历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

  53.《刘向》,《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4.《范晔》,《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5.《日本学者对中国简牍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2期。

  56.《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研究生能力培养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7.《写在竹片木板上的历史资料--介绍我国秦汉简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6年第1期。

  58.《历史的经验与现行的政策--兼论〈论秦的兴亡及其知识分子政策〉》,《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第1期。

  59.《秦涌主题何处觅:〈秦涌之谜〉之二》,《文博》1986年第2期。

  60.《〈三国演义〉中丰富生动的情节都是虚构的吗?》,《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

  61.《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合作),《文博》1986年第5期。

  62.《中国出士简研究近况》,《史滴》第7号(日本早稻田大学1986年)。

  63.《西安古代军阵研究》,China Daily Jan.26,1987。

  64.《〈居延汉简研究〉评价》,《光明日报》1987年3月4日。

  65.《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66.《汉唐寺院经济研究的精华:介绍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光明日报》1987年7月22日。

  67.《评〈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8.《以君主意志为法权的秦法》,《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

  69.《如何学好秦汉史》,《中外历史》1987年第3期。

  70.《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光明日报》1987年7月14日。

  71.《陈直(居延汉简研究)评介:兼谈历史研究的方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72.《中国秦汉史研究近况と展望》,[日本]《古代文化》1988年第2期。

  73.《秦人的开拓精神和秦国的开放改革》,《陕西日报》1988年5月11 日。

  74.《秦人观与中国的统一》,《人文杂志》1988年第2期。

  75.《曲径通幽处,高楼望路时:评价当前简牍〈日书〉研究状况》,《文博》1988年第3期。

  76.《秦陵墓上石刻探微》(合作),《宝鸡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秦始皇陵兵马涌博物馆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7.《秦赵同源新证》,《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

  78.《国家与社会的统---与唐德刚教授隔洋对话》,(社会科学评论)1988年第4期。

  79.《涌魂惊窘宇,歌舞颂强秦--评舞剧〈秦涌魂〉》,《西安戏剧》1988年第1期。

  80.《汉长安城的未央宫》,《旅游博览》1988年第2期。

  81.《〈中国版刻综录〉简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第197期(1988年 9月)。

  82.《秦涌的价值》,《秦陵秦诵研究动态》1989年第1期。

  83.《秦佣效应和秦文化的整合》,《文博》1989年第4期。

  84.《西汉时代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2期。

  85.《秦王朝统一后的社会各阶级》,《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

  86.《中国人学者によるの[日书]研究の现状》,《史滴》第11号(日本早稻田大学1990年)。

  87.《西汉戊己校尉考》,《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88.《咸阳古道音尘绝: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介绍》,《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991年互、2期。

  89.《中国古代官吏的休假制度与婚姻家庭: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说起》,(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

  90.《秦汉政策生活中的神秘主义》,《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91.《"考察之功"与"独断之学'》,《光明日报》1992年2月26日。

  92.《秦简〈日书〉校补》,《文博》1992年第1期。

  93.《评何兹全教授〈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94.《朱雀楼札记》,《秦文化论丛》第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5.《〈尉缭子〉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研究》,《秦文化论丛》第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6.《台湾秦汉史学者研究概况》,《秦陵秦佣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97.《〈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

  98.《从放马滩〈日书〉(甲种)再论秦文化的特点》,《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99.《我的两部〈秦汉史〉》,《深圳特区报》1994年7月9日。

  100.《将我的思想和情感灌注到秦汉史研究中》,《史学家自述》,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101.《求长生而致短命--秦始皇死因考》(合作),《秦文化论丛》第3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2.《秦始皇的恚恨》,《人文杂志》1994年第3期。

  103.《秦始皇会稽刻石辨析》,《学术月刊》1994年第7期。

  104.《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

  105.《会稽淫风考》,《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06.《一孔之见,借以续貂》,《秦文化论丛》第4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7.《西汉史研究的又一硕果:〈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序》,《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08.《千年难解始皇谜:评〈秦始皇帝评传〉》,(文博)1996年第5期。

  109.《汉乐府〈焦仲卿妻〉的爱情悲剧及中国古代官吏的休假制度),《中国上古秦汉学会通讯》第3期,台北,1997年6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林剑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