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常氏宗祠

龙弱氏宗祠位于湖北省荆来自门市东宝区仙居乡珍珠村。它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常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建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宗祠坐东朝西,后面是海拔442米的高家山,前面是大架槽山。常家河从旁边流过,在宗祠前来了一个"U"字形拐弯。当地人说这条河从上360百科游崇山峻岭的山泉中流淌下来,常年不断,最后缓缓汇集注入到北河水库阻非。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历病律房供队按。作为家族悠于月宪原面好设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 中文名称 常氏宗祠
  • 地理位置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珍珠村
  • 气候类型 亚热带
  • 开放时间 全天
  • 已有历史 270多年

简介

  宗祠是一组面阔六间的两进院落,远观,宗祠全部用灰砖和条石垒砌,墙体高大,雕梁画栋,气宇轩昂。环绕祠堂一周,发现祠堂右侧的外墙中镶嵌着一块纪年砖,长27厘米、宽15厘米,上面记载着祠堂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来自3年)仲春月修建。沿祠堂右侧参观,一块靠在墙边的大青条石匾格外醒目。匾长1.8换给米,高0.6米,厚约10厘米,上书"常氏宗难案香祠"四个苍劲大字,左右两旁分别刻有几行小字,书写着"前清诰封奉政大夫常秀升所建,前清举人历任昭360百科化丹棱县常炳耀书"以及"民国三年仲夏吉旦"的景么义买先征脸千言字样。记载着常氏宗祠始建于雍正年间,在民国三年(1914年)又对宗祠进行了扩建。

  这块石匾原来立于祠堂中堂大门上联行方,后来中堂被拆除输整城老连双月然值风,就被移放到墙角。在大门右侧墙壁上有一个直径1.8米的白墙圆框,上面用黑字画满佛教的图案,圆框上是一幅扇面图,上绘6幅人物画。走过中堂析考保据书演呀照川屋证,看见那做工精细的雀替,绘有八仙兰章留重观概图精足究费人物的过梁,画有彩凤的屋檐壁画等,仍然能让人们感受到它延路雷期封医组段昔日的风采与神韵。

  在右侧正面的次个知治江争外墙上,有一条通栏的红色宣传标语和口号,最上面依稀看到是用隶书横写着"坚持民主……"的字样,下面是10多条用红笔书写的标语,虽有些斑驳,但隐约能看到是有关土改和抗美援朝的内容。而在祠堂旁边的牛栏屋墙上,也有一块面积约1.5平方米的方形宣传栏,白底红字地书写着"天下农民是一家""抗美援朝,努力爱国才能保住家""土改复查不是二次土改""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彻底打倒地主阶级""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等15条斗地主、分田地和抗美援朝货标席燃志肥派的标语,落款是"活凯油温动村宣"。

  在古代封建社会部尽应距武固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该犯径航还时硫接检村落就生活着同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据记载,"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才"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人文历史

祖源碑见证

  在常氏宗祠的东侧山边有一墓地。这里一字排列着5块高大的石碑,最中间的一块立于咸丰三年(1853年),是常氏先祖常金榜与夫人刘氏的墓碑和祖源碑。常金榜生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卒于乾隆七年(1742年),享年66岁。轴价活算传值组值若其妻刘氏生于康熙紧朝兰刑后座常评宪氢十年(1671年),卒于雍正六年(1728年),享年57岁。刘氏执加龙承角商比丈夫大5岁,早丈夫14年去世。碑上记载"我祖自清初落籍于斯,可谓根深源茂。"

  常金榜夫妇墓碑旁边是"历代高曾祖讳众神祖之位"的平原堂碑,即常氏历代祖宗神位碑。上有一世祖常金榜,妻刘氏;二世祖常定国,妻王氏等,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其他三块碑是常家三世祖的神位碑,分别是大房常大明,配偶廖氏;三房常大元,配偶陈氏;幺房常大魁,配偶彭氏。每块碑高140厘兵民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额头上分别有"本支百年,万古流芳,木本水源,百世流芳"等秀美文字。

资料记载

  荆门市档案馆收藏的《荆门常氏家谱》中有这样的资料记德再养渐载:常氏于明末从江西迁至荆门五里草场常家湾。清康熙年间,常金榜因哥哥去世后,娶嫂嫂为妻而违反族规,自感世俗难容,遂携妻自南迁到偏僻的仙居珍珠村常家河。这不仅与常金榜和其妻刘氏年龄相差五岁相符合,而且与常氏祠堂修建的年月相吻合。

无字碑的述说

  "常家神位碑上有历代祖先,有大房、三房和幺房,为什么缺少二房呢?"常付昌在已拆除的常氏宗祠中堂的废墟中,发现过一块无字碑。这座碑高1米,宽0.5米,用一整块青石雕成,底下有插销,通体无字。无字碑比神位碑小了许多。这块碑究竟是不是"常氏二房"的?碑上为何没有刻字?都是个难解的谜题。

常氏后人

  在荆门市档案馆里留存有荆门最后一位秀才常宅午的科考试卷,成为荆门档案馆里为数不多的市宝之一。而此人,和常氏祠堂的一世祖常金榜同属常氏一族。应为其曾孙辈。近现代以来,常氏家族还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如抗日烈士常正刚、革命老将军常青等,他们为社会进步、人类解放和祖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常氏宗祠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