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6啊解边法商只广察月创办的,是中国第一份财经类周报。《财经时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力求使专业财经新闻更加通俗易懂,并引起市场高度认同。零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国内同类媒体。较特酸面陆买正在逐渐成为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海内外经济新闻人士的首选周报。《财经时报》报道包括综合新闻须、金融财智、商界谋略、新e世界、汽车新财经、地产新镜、前沿生活八个务胶促次鲁国养均们方面的内容。较之其他媒体来自《财经时报》版式极具活力,更能适应市场的需360百科求,是金融保险、I差T、通讯、地产、汽车、家电、旅游酒店、星迫挥席移笑玉负伯教育、商业服务等诸多强源使英领域理想的广告平台。
- 中文名称 财经时报
- 语种 中文
- 类别 财经类周报
- 创刊时间 1999年6月
- 出版周期 周报
改版信息
来自 2005年5月16日《财经时报》顺应市场需要,进行了全会负月失了绍损题新改版,五大版块全面整合经济社会新闻,最重要的是,《财经时报》的采编风格进行了新的调整,力求报道迅速准确,行文风格更贴近读者阅读需求,我们的口号就是"人文财经,优雅阅读",我们的宗旨依然不变--成为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办报目标
让读者轻松阅读
通过角度、宽度、深度的追求,为读者提供准确而生动的经济新闻
宗旨:
追求人文精神
简旧温崇尚责任意识
创造资讯划附张沉价值
角度:
新闻报道力求多角度刻画新闻事件,让读者全面把握经济事件的来龙去脉;
深度:
努力追求新闻的深度挖掘,让读者洞悉新闻背后的新闻;
宽度:
新闻事件相关新闻的全面搜索,可须苗活书微周奋力追求新闻的宽度。
践电顶非术 ● 媒体价值:提供真实车素务果尼占识设易子杀、扎实的商业新闻,让经济简单明了;《财经时报》在国内众多财经类报纸中明显处在领先位置,呈现"双高特强技评问谁征",即高品牌记忆和高品牌识别度。
● 读者定位:推动市场变革和创新的主流人群,他们一般通过自己特有的行业渠道进行商业决策,而通过阅读《财经时报》发歌沙春言现感兴趣的经济趋势,获知机会与风险;
媒体特点
来自● 客观公正、可信度高;
● 角度新颖、资讯独家;
● 文章转载率高;
● 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 版面360百科清晰、设计美观;
《财经时报》的核心竞争力。
●《财经时报》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丰富的信息资源、快速的采编胞亮同弱井罪专反应、深度的新闻挖掘、权威的财经报道、实用的预测分析等新闻报道手段氧迫承话套细,全面整合财经社会新闻,针对我们的客户资源进行市场策划活动和品牌推广活动。
●力世行需年《财经时报》不仅覆盖国内重点城市,而且在北美、香港都有发行。是真正具有全球化眼光的财经周报。
报刊版面
综合新闻、金融资本、商界谋略、市厚名律练触依场、前沿生活
● A版组 综合新闻(A1-A8):焦点、国际、评论、政策、调查;
● B版组 金融资本(B1-B4):金融市场、商品市场;
● C随色复普丝粮激记虽版组 商界谋略(C1-C4):孙前露的走艺班钱势财智、财情、财技;
处就系改阶察治 ● D版组 市 场(D1-D8):IT风云、车体世界、地产观察、商说降企爱肥安学院、出国留学;
● E版组 前沿生活(E1-E8):私人生活、时尚制造、阅读、奢侈、休闲度假、健康、艺术
矛门困另扬善读者定位
● 读者收入构成:年收入2万以下4% 年收入2-3万元7%年收入3-5万元9% 年收入5-8万19% 年收入8-10万29%年收入10万以上32%
● 读者职业构成:企业主及股东12%中高层管理者38%专业人士25% 政府官员9%其他16%
● 读者文化程度:未受过高等教育8%大专25% 大学本科或以上67%
● 读者年龄构成:20岁以下1% 20-29岁27% 30-39岁34% 40-49岁26%50-59岁8% 60岁以上4%
● 读者行业构成:信息服务业13%新经专促术什于倒口未久曾音济产业14% 金融保险业27%
房地产业11% 制造业加工业10%教育科研机构8%
政府机构8% 酒店旅游2% 其他7%出版与发行
发行渠传用笑道
订阅为主。
零售为辅。城市中报刊亭、机场、地铁等重点区域立体化销售网络。
重点赠阅为补充。中欧国际管理学院、上海交大EMBA、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等目标广告客户实行实名直投。
重要场所展示。措团翻量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银行金融机构、中高档写字楼、三东示杀太力久济盟常后抓星级以上酒店、高档会所、高档餐厅等。
特殊发行渠道:
航机推荐。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四大航空公司机上推荐读物。
全国518位市长我江木副市长实行实名直投。
● 出刊时间:每周一出版,周六提前面市,定价2元;
● 发行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设立分印点,覆盖了首都、长江三角深洲、珠江三角洲、沿海发达城市及省会城市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
● 针胞发行数量:超过32.7万份;
● 境外发行:北美40,000份、香港5,000份。
停刊时间
共分为四步:
第一步:缘起:
2008年7月11日,《财经时报》刊迅发记者崔帆的稿件,《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 ,报道农业银行湖南常德市分行(后称"农行常德分行")在继2003年至2004年期间违规剥离12.11亿元的不良资产后,又于2008年违规剥离46.21亿元的不良资产。而《财经时报》报道的这起事件的背景,则是"农行拉开8000亿不良资产剥离大幕之际"。
第二步,异议
2008年8月11日,在《财经时报》的报道《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刊发整整一个月之后,收到了中国农业银行的农银函(2008)102号函件。按照《财经时报》的说法是,中国农业银行,通过这封函件,对"我报《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的报道动机以及内容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并在基础之上提出了贵行的要求。"
要求是什么?因为没有看到这则函件,所以不得而知。不过《财经时报》在回复中称"贵行在报道刊出之后函告了相关宣传管理部门",由此看来,中国农业银行很可能向宣传部反映了情况--当然,笔者只是猜测,而且也不确定是哪一级的宣传部。
第三步,回复
《财经时报》在收到中国农业银行的函件一周之后,作出回复。表示"虽然事实细节或许与全部事实有所出入,但报道本身是从正义立场出发,而非恶意做为。"并且,根据中国银行向宣传部门反映情况的做法,也"已就采访过程向上级主管部门做了说明"。并且《财经时报》表示"决定另派其他记者编辑全面复查关于本次报道,(原报道记者崔帆应在复查过程予以回避)……如复查结果证明报道系全部错误,本报将以负责任的态度承担应负之责任。同时,在复查过程中,本报愿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一并送与贵行进行参考。"
第四步:停刊
可以看到,以上三步,还仍旧属于新闻媒体与报道对象之间,就新闻的真实性的申诉与回复--至少在我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来看是这样子。但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有点让人感到突然--如果真的是报道有失误,农行可以要求《财经时报》道歉,也可以起诉《财经时报》。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
《财经时报》因为刊发的一篇企业报道被控失实,被上级主管机关认定为违反了"媒体不得异地监督""新闻采访需履行正规采访手续""重大、敏感新闻 稿件刊登前需与被报道方进一步核实、交换意见"等新闻宣传纪律,导致失当。上级主管机关决定对财经时报实施停刊整顿三个月的处罚。
停刊公告
尊敬的财经时报读者:
《财经时报》因为今年七月刊发的一篇企业报道被控失实,被上级主管机关认定为违反了"媒体不得异地监督""新闻采访需履行正规采访手续""重大、敏感新闻稿件刊登前需与被报道方进一步核实、交换意见"等新闻宣传纪律,导致失当。上级主管机关决定对财经时报实施停刊整顿三个月的处罚。
关于此次报道的具体情况我们已经并继续向主管机关做出陈述。
虽然我们在短期内无法正常地向广大读者提供服务,但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用更好的工作报答大家。
我们特别要通知我们广大的长年订户,我们保证将以适当的方式予以赔偿。
这次停刊整顿还对我们的广大的广告客户以及合作伙伴造成不便,我们在此保证,我们会按照国家法律以及我们之间的合同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