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mei以浅草丝和仔熊座为主宰的同面无沿试江朝圆人音乐,是和风幻想系的代表之一。
- 中文名称 mimei
- 音乐风格 和风
- 歌曲语言 日语
- 主宰 浅草丝和仔熊座
- 地位 是和风幻想系的代表之一。
曲目列表
05/05/02 ナスカ来自ンディア~导きの风
01.不在の梦--02.ナスカンデイア~导きの风~
03.つちのこえ
----"不是此处的某处,而是去往某处360百科的此处"

作为 mi况介结病晚氧础片mei的初登场,这张作哪汽字余民纸集品是那个往后令她们为人熟知的《土地の子》的故事的雏形。
标题的"ナスカンディア"是这个系列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单曲封面上那位手执宝剑,看上去像少年一样英姿飒爽的少女--岛国"托瓦"的公主殿下。
虽然只有三结首曲子,但作品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却很完整。
第一曲《不在の梦》的编曲充满浓烈的杂剧接养承频杂汉十同学北欧风情,歌词里洋溢出某种悲伤的情愫。
因为主人公的故乡岛国有暗喻的意思,所以曲调里又含混着许多味道。
和洋的杂糅却的则相并不显得不伦不类,反而令人感到心情愉悦,于是那份漫溢的悲伤亦随着接下来的《ナスカンディア~导きの风》而逐渐害育首又方球善了消散。
作为主题旋律,《ナスカンディア~导きの风》和《不在の梦》其实是互相对应的。风琴声营造出了一种悠远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主人公身后的白色大鸟振翅飞翔的模样。
第三曲《つちのこえ》(土地之声)是作为巫女的印象曲而诞生的,虽然此时mimei还并没有透露出更多关于这个故事的内容,但那股神圣庄严之感,却穿过了天空中肥补只紧朦胧的白雾,直抵脚下坚实的泥土。簌簌作响。
2005/05/05 voice of ARIA -single-

这天纸置更汽做变握术张作品的发表时间和上张其实只隔三天,却展出了mimei另外得一种特质,也是同人音乐最原始的特质--基于动画《Aria》而创作出的印象音乐。
《AQUA VOICE》节奏轻快,很况国怕古便减路容易令人想到故事里那些水星领航员们温暖动人的声音和笑容。
《interludio》则幽幽的描绘着夜晚出航的氛围,漫天的繁星,水天相味旧迫征接的青蓝夜色,拂过面颊的清爽夜风,灵动的键盘声和主唱清雅的嗓音惬意融合。
论一 《水银灯》非常有收尾的味道会才呀首右,以轻柔的鼓点声带出微微收紧联求界川协块例盐的唱腔,仿佛缓缓散落的光芒,照亮了那份想要守护的心情。
2005/11/13 少女刺繍

01 少女刺繍 l送林夫a fillette
02 とおりゃんせ.かこめかこめ riddle m额胡困结烧而据固作攻目e
03 恋死馆杀人事件 ma确山带木喜迫故原吸压料yim mayim m分全绿后抗末攻山氧投量yster
特别推荐《少女刺繍 la fillette》,有一种拽紧人心着素须怀永等春怀观的节奏感。而《とおりゃんせ.かこめかこめ riddle me》却是包含着两首古老的童谣.
《恋死馆杀人事件 mayim mayim myster》则步入幻想侦探剧的序幕。
M3-16*【月夜と眼镜】
「彼女の鸟笼は夜を识っていた」
01 月夜と眼镜
02 sleeping sleeping murder

03 砂金
月夜と眼镜是2005年11月发售的,是根据小川未明的童话改编的
《月夜と眼镜》可以隐隐听见夜晚的蝉叫和月露交织的声音
而《sleeping sleeping murder》却有点诡异的感觉, 这首似乎和笼鬼中的《竹林 sleeping murder》有点联系。
(M3-17) 土地の子
mimei第一张拥有完整世界观的作品,虽然这里的"完整"只是相对而言的。1.土地の子(instrumental)
2.仆の悲しみよ、君を消さないで
3.ナスカンディア~导きの风
4.花祭
5.るりいろのへや
6.つちのこえ
7.星の大地
8.不在の梦
9.远い约束
10.君は仆を忘れ、微笑むだろう
11.故郷(instrumental)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娜斯莰提亚自然是再一次的出在了CD的封面上。不过这次,她并不是孤身一人,而是拥有了新的伙伴。
和娜斯莰提亚一贯的少年样不同,银发碧眼的瑟拉明明是少年却拥有一张美丽少女的面庞。而另一位看上去很"少女"的角色却是他的母亲。所以说,二次元的世界果然是这么难以言喻的(笑)。
"土地の子"其实有点类似于RPG冒险游戏,虽然给出的故事构架并不完整,而是像薄雾一般缥缈的难以捉摸,但正如mimei当初做这张专辑的初衷--『希望能充满漂浮感和寂静感』,这么看来,的确是达到了这一点。
也许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故事能更具灵活性,让听者在迷惑的同时展开联想--想象这个故事里中的各个时间,各式场景,各位角色的表情--真实并不是虚无的对立面,而是并列存在的。
就像《仆の悲しみよ、キミを消さないで》里拥有与悲伤同等的美好思念。

《花祭》看似温暖却透露着隐忍的黑暗。
《るりいろのへや》正如标题所指的琉璃色一般,意味着暮色时分,黑夜与白昼交织的矛盾。
《星の大地》充满悲壮感与辽阔感,但与此同时有暗藏着小孩间的纯真童趣。
《远い约束》大概拥有整张专辑里色调最明快的曲子,却也拥有含义最无奈的歌词。
《君は仆を忘れ、微笑むだろう》与《仆の悲しみよ、キミを消さないで》相对应,矛盾瞬间升华。
而作为结束曲的《故郷》,则是表明了将一切矛盾都抚平的回归之情。
C70][mimei]少年エンデ
01 少年エンデ
02 oblivion
03 夏至祭(inst.)
作为mimei首次参展comiket的作品,《少年エンデ》的创作构想来自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这位文字里充满曲折的幻想风味的童话大师。
虽然仍是和洋揉杂,但与之前的作品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

无论是曲子还是歌词都极富诗意,又和米切尔·恩德的笔下的故事一样充满奇幻感和不确定性。
"倘若想让干涸的心变得坦诚,那么就来歌唱吧"--如此主题,似乎是想印证这样的音乐,能让人身心愉悦起来一样。
的确是注入了强烈的情感,相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的作品。
Vocal也变得更具"融合性"了。
[2006.10.09]
游虫
人生确实充满很多痛苦与无奈,但也洋溢着更多的美好与幸福。

Ⅰ.游虫
Ⅱ.ぎんいろ
Ⅲ.経糸纬糸
Ⅳ.雪ノ谱
Ⅴ.余白の虹
Ⅵ.フィゴ水晶
Ⅶ.镇守海
在听到这张作品之前,从来没想过mimei和《虫师》的氛围竟是那么的吻合,这是一张完全不输给原作OST的印象专辑。
作为标题曲的《游虫》一来就让人跌进了那份空灵与寂静之中,仿佛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周遭默默围绕着苍茫。
《ぎんりお》则是在试图描绘出只属于男子的苦涩之感,压抑在心底的,隐忍的沸腾。
《経糸纬糸》是一首典型的和式歌谣,轻飘飘的,又透着些许诡异,似乎是另一个故事发生的前奏曲。
《雪ノ谱》好似拉开了冬日的琴弦,又独自一人重新踏上了旅途,周遭的世界幽然无声,唯有纷飞的大雪含混在那一望无际的寂寥之中。
《余白の虹》的初始是温柔的华彩,生命与生命之间交织的喜悦,接着基调逐渐变暗变凉,但最后,又回归了那份清雅的暖意。
《フィゴ水晶》,因为过于晶莹剔透,所以害怕一触即碎。
《镜守海》,又是总结的意味,看尽人生的百转千愁,亦看尽了人生百态。
因此,即便是更多的美好与幸福,也离不开那许多悲伤与无奈的衬托。
冷暖自知
(M3-19)异国 totsu-kuni
--"樱花盛开的时节,迎来了异国的船只。"
--"尚未曾见过的、春日的相逢"。

和以往的作品一样,虽然看上去是类似于物语的故事,但整体给人的感觉仍是含混的,仿佛充满无穷的想象空间,令人遐思不断。
预告的Flash一如既往的美,清新的色彩,隽永的线条,柔和的钢琴音--点点滴滴浸入心脾的治愈之感。
全碟共12首曲目,分别对应着一年中的12个月份。
从阳春三月伊始,到白雪覆盖的二月隆冬,正如封面上那个眉目清寡的和服少女略带羞怯的表情一般,曲调之间流露着淡淡的初恋的味道。
身侧那身着笔挺制服的男子,我们虽对他的模样和秉性一无所知,却会忍不住的去肖想,那或许是和少女相似的温和的脸,气质淡然且胸怀宽阔,拥有漂亮的肩线和修长的手指,牢牢的锁住女生楚楚动人的心思。
最值得一听的曲目应该是《桜の森の満开の下》和《草の花》了,前者是漫天遍野的淡粉樱色,春风吹不散的优雅情愫,后者则是被金色笼罩的深秋,凉薄之中透出无法掩饰的温柔。
《砂の船》则是行走在安静的水面上,虽然是代表了七月夏日,却毫无炎日之意。
作为收尾,最后一曲的《六花》虽代表深冬,却又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喜悦之感。
整张专辑结构分明,内容丰富,给一向关注mimei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听觉享受,不愧是"幻之名作"。
01 笼歌
02 桜の森の満开の下
03 ayasumi
04 花を手にする者へ
05 砂の船
06 水银灯
07 リコリスの丘
08 otogi
09 草の花
10 みついろのへや
11 冬の栖む街
12 六花
【C72】 アリスのために
根据手机游戏《歪みの国のアリス》所创作的印象单曲,原作是一个悲伤的近乎绝望
的故事。
《爱丽丝梦游仙境》作为经典的童话,在同人音乐界似乎很受欢迎,时常看到被改成黑暗的版本。
在原来的故事里,爱丽丝是在经历了梦游仙境以后,察觉到了童年的美好。

而在这里,却变成了一个在荒诞的幻想里又充满逻辑的故事。
兔子也好猫也罢,都如同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面镜子,会映照出怎样的图像,全在于梦游仙境的那个人是谁。
在《歪みの国のアリス》中,主人公葛木亚梨子在12年前经历了巨大的不幸,而"歪みの国"便是她为了逃避那些不幸而幻想出来的世界。
因此那面镜子所映照出的她自己,镀满了悲伤、黑暗与绝望的色彩。
不过与故事的基调相比,音乐却并没有那么多恐怖的感觉。毕竟mimei向来以清新灵动擅长,即便是做此类风格的东西也不会失去原本的特质。
作为全碟唯一的一首VOCAL曲,《アリスのために》的哥特风虽浓,但却流露出了更多的小女生般细致的感觉。
《君が望むなら》的曲子从前半的黑色调,到高潮之后的悲哀色彩,起伏的弦乐,柔和的钢琴,淡淡入耳的笛声,都有令人几欲落泪的冲动,几乎可以切身感受到爱丽丝心中的残酷青春。
而后面三曲都是第一曲《アリスのために》的ARR版,八音盒版玲珑而细致,弦乐版充满了静谧幽深之感,节奏版则很好的表明了追逐白兔的速度,仿佛可以听到奔跑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被历历在目的痛苦矛盾所引导,而所谓的真实究竟是……?
Ⅰ.アリスのために
Ⅱ.君が望むなら
Ⅲ.ありす抄
Ⅳ.白兎を追いかけろ
Ⅴ.夜はやさし
[07/10/08]薄明の子
作为拥有mimei自主世界观的《土地の子》的续作,《薄明の子》的故事背景从北欧风情洋溢的大陆东港口"尤纳"转移到了女主人公娜斯莰提亚的故乡"岛国",第三次在封皮上看到这位越发英气十足的少女真是非常开心,此外,原本就很"美少女样"的少年瑟拉也越发的纤细了。

因为背景的转移,曲风自然是比《土地の子》更着重和式风味。作为第一曲的《薄明の子》就完美的起到了承接的作用,从一开始开阔壮大的鸣奏,再到中段逐渐趋于平静,到第二曲《呪文》的前奏响起时,已经令人完全感受到了抵达"岛国"的氛围。
而伴随着踏入新环境,自然会迎来新的人物,娜斯莰提亚的堂兄,亦是岛国国王的"陶瓷王"以及他的未婚妻"黑猫姬"登场了,与他们相对应,娜斯莰提亚和瑟拉被称为了"小鬼殿"和"白猫君"--mimei的作品一贯是这样,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矛盾。
就像《土地の子》故事本身的基调虽是溢满了命运的沉重感,但又无时无刻的不流露出掩埋在宿命之下的,那些即便是在黑暗中也能隐隐发光的蓬勃生机。
Ⅰ.薄明の子 instrumental
Ⅱ.呪文 incantation
Ⅲ.こわれもの fragility
Ⅳ.不在の梦 instrumental
【2008.05.11】樱の森の目隠し鬼
和《少年エンデ》一样,此作的构想也是来自童话--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具深远影响力的作家小川未明的作品。
而也是从此作开始,mimei将这条由童话和传说构筑的系列命名为『非时 toki-jiku』。
故事背景订为大正年间(1912-1926),这正是童话与怪奇小说盛行、东西洋文化交错杂糅的时代。和mimei一向的音乐风格非常吻合。
作为正式化的第一弹,《樱の森の目隠し鬼》担任着和最初的那张《ナスカンディア~导きの风》相类似的责任,便是交代这一系列作品最基本的世界观。
大正十年,正是小川未明的著名作品《红蜡烛与美人鱼》的发表年份。此时的京都,正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目隠し童子"的传说。而这位"目隠し童子",便正是CD封皮上那位被蒙住双眼的少年。
其实在《土地の子》的故事介绍中,来自"岛国"的传说里就提到过"人鱼"。
这也是mimei的每部作品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关联(笑)。

但话说回来,她们其实就喜欢制造这种暧昧的氛围。
不过和以往作品稍有区别的是,虽然日式风味浓厚,却加入了些许摇滚的元素。第一曲《かごめ鬼》便是如此。以和歌童谣作为intro,随后以逐渐激烈起来的鼓点声引出故事的开端。
第二曲《樱の森の満开の下》是在《异国 totsu-kuni》里便收录过的作品,强调四月春暖花开的曲子,带来一种渐入式的温暖。
第三曲《银星》大概是最能体会构想主旨的,毕竟《红蜡烛与美人鱼》便是被星光和月色所围绕的故事,此曲中加入许多的明亮的笛声,意图营造出月朗星稀的清明氛围。
【C74][mimei]隠国 komori-ku
--"那位少女,在何处呢?"
延续了《异国 totsu-kuni》的氛围,本作却是基于男性视角而展开的。
倘若说前作的主题是"相遇",那么本作的主题便是"思念"。
因此,曲子之间多出了许多悲伤之感。

作为又一张完整概念的专辑,事实上这张碟里收录的大部分是曾经的旧作。
《月夜と眼镜》,《少年エンデ》,甚至是《游虫》,虽然看上去选曲很发散,但mimei的厉害之处也是这点--她们每部作品里所透出的微妙关联性能让其拥有许多排列与搭配的方式。而每每在重组之后都会给人全新的感觉。
《月夜と眼镜》中对自由的向往,《少年エンデ》中的舒展的少年情怀,甚至是《游虫》中所强调的新旅途与人生的悲欢离合,连在一起,正好表达出了在《异国》之后,《隐国》的故事所要传达的东西。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最后一曲《十三月は未明 [予告编]》,看标题就知道这在预示着一个新故事的诞生--而下一作也的确有了与之照应的主题。
01樱 la cerisaie
02月夜と眼镜
03砂金
04sleeping sleeping murder
05少年エンデ
06oblivion
07夏至祭
08雨情
09経糸纬糸
10ぎんいろ
11镇守海
12うたかた l'ecume
13十三月は未明[予告篇
[2008.10.18]笼の中の目隠し鬼(M3-22)
有一就有二,作为『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二弹作品,《笼の中の目隠し鬼》的故事依然是来自小川未明的小说。
而比起前作的背景介绍,此作中终于有了人物角色。

身患心脏病的少年音橘,因为常年呆在家中修养,只好靠阅读解闷。其中对侦探和幻想类小说最为有兴致--此作便是围绕着在小说的虚幻与生活的真实之间的各式扑朔迷离而展开。
和以往一贯的串联,这张作品里也收录了不少旧作。
曾在《异国 totsu-kuni》中第一次出的《笼呗》,其实是作为这个系列的主旋律而诞生的。而在这里则被重新编曲,变成了更加清新的《コモリウタ serenade》。
《十三月は未明 obscura》,便是在《隐国》最后所作的预告,极具少年风味的关联,明亮之中的幽幽愁思,随后延伸到《恋死馆杀人事件》,以首尾照应的方式强调主角在阅读侦探小说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似真似假的幻觉。
"黄昏的竹林中,被囚禁的目隐童子。"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吗?"
01.竹林 sleeping murder
02.夜长姫 rkasa
03.少女刺繍 la fillette
04.コモリウタ serenade
05.十三月は未明 obscura
06.恋死馆杀人事件 mayim mayim mystery
[C75] [mimei] 匣の中
似乎与人偶关联的作品总会难以避免的令人感觉冷。
尤其是拥有灵魂的人偶与没有灵魂的人之间的,命运的维系。
标题给人的感觉,便是关在匣子里的人偶,透过缝隙发出微弱的呼喊。
本作里的"人",是一名身着白衣的待嫁新娘。她手中所捧的红色果实,有恶魔的诱惑之意。

那水晶般剔透的眼眸里似乎正涌出无尽的惆怅,仿佛深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燃尽。
这大概算是mimei目前为止调子最凉的一张作品。
全篇无处不蔓延的悲伤与绝望比起从前的《アリスのために》更甚。
《蝋烛姫》一曲,intro的海浪声完全无法给人辽阔悠远的感觉,反而像是在暗示着如永不停歇的潮水般无奈摆脱的宿命。
《廃レ指》则是上升的宣泄,淹没在悠扬的弦乐之下的残酷。
《とおりゃんせ~かこめかこめ》作为旧曲,放到这里便成了花嫁的咏叹歌。
《匣の中》是对命运的诉求,水晶音符含混在鼓点之中,一拍一拍的敲打撞击。
《みちゆき》是冬日的雪景,苍白的鬼灯,如同人偶般没有自由的宿命,《冬贽 fuyunie》则仿佛宣告着最终的一丝祈愿--从此以后,便再也不会有任何的挣扎。
Ⅰ 蝋烛姫
Ⅱ 廃レ指
Ⅲ とおりゃんせ~かこめかこめ
Ⅳ 匣の中
Ⅴ みちゆき
Ⅵ 冬贽 fuyunie
09/05/05 [mimei]されこうべアリス
作为《匣の中》的续作,这张相较之前加强了"洋"的风味,因此充斥着许多色彩浓烈的摇滚元素。
封面上那位金发碧眼、身着中式服装的少女名为爱丽丝,难免会令人联想到那个著名童话--作为应
景,此作中亦再次出来了对剧情至关重要的兔子。
看来,兔子的意象会成为mimei今后创作的又一个线索。

倘若《匣の中》的主题是"死亡(黄泉)"的话,那么《されこうべアリス》所要强调的则是对立的"重生(都市)"。
所以标题里的"骷髅"与人名的关联也能理解了。
作为主题曲,《されこうべアリス》是在舒缓之后迅速上扬,充满疾走感的曲子。这在mimei的作品中并不多见,风格倒是会令人想到以此见长的Asriel。
"夜之魔都"的浮华,撑着红伞行走其间的少女,她悲伤,她寂寥,她仇恨,但她试图在周遭的喧嚣之中伸出手,去寻求再生的绳索,那绳索连接着她曾经单纯的过去--
《私の兎はよい兎》便是向后摇晃的镜头,倒映出曾经美好的时光。
《少女かくう》继续延展着回忆,大量的转调营造出只属于少女的温婉心境。像摇曳的花朵,在风中迎接着光明。
《花一匁》是日本的古老童谣,作为玩游戏时唱的,在这里体会了少女诡异的背景
《フィサリス》意为鬼灯,作为《笼呗》的姐妹曲,其实是与《匣の中》的主题相对应的,满溢着哀思的曲子。仅仅只是钢琴和鼓点的简单搭配,却透出令人呼吸不住抽紧的悲凉心境。
到最后一曲《人形たちの物语》,我们熟悉的mimei又回来了。大量民族乐器的充分点运用所营造的浓厚和风氛围,仿佛幽暗空间中绽放的绚烂花朵,让人在悲伤的同时看到了希望。
Ⅰ されこうべアリス
Ⅱ 私の兎はよい兎
Ⅲ 少女かくう
Ⅳ 花一匁
Ⅴ フィサリス
Ⅵ 人形たちの物语
[C76][mimei] 未明堂异闻
『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三弹,故事背景却从大正时代弹指一挥跳到了平成年间。
"目隐童子"作为关键人物,则起到了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作用。
当然,此张作品的关联性还不止于此。
歌词本中所提到的,名为"目隐之国的爱丽丝"的故事的片段,刚好与从前看到过的"歪曲之国的爱丽丝"和"浅草之国的爱丽丝"相对应。
虽然C72那张作品属二次创作,但这种关联应该并不是巧合。

毕竟从人物设定上看,本作的主人公"立花未散"的家刚好就在浅草。作为大正时代的繁华中心,浅草亦是非常适合串联起两个不同时空的地点。
之前也说过,即便是不同的系列,mimei作品中那无处不在的关联已经到了可以见缝插针的地步,这为乐迷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增添了新的趣味。
那么既然是"爱丽丝"的延续,这张细碟里毫无意外的再次出来了"兔子"。
作为标题曲的《未明堂异闻》,也许单听不会觉得有多特别,毕竟这种和风洋溢的曲子在mimei的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但这首曲子却带着强烈的引导作用,仿佛一个缓缓穿过将近百年时光的长镜头,充分带出了《神避 kamu-sari》所要表达的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之意。
Ⅰ 未明堂异闻 ♪
Ⅱ 神避 kamu-sari♪
Ⅲ 甘味的な、余りに甘味的な ♪
Ⅳ おしゃれ童子 ~ぼくの竹林へようこそ~ハンドルネーム417~らりるれ绿青♪
Ⅴ もの云う兎 ♪
Ⅵ チルチルミチル ♪
Ⅶ 时计仕挂けの橘 ♪
Ⅷ 大正モダン都市【ア・サクサ】♪
[2009.10.11]虚の蝶の目隠し鬼(M3-24)
摆动的指针突然倒转了方向。
『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四弹,时空又回到了大正时代。之前三作中埋下的伏笔也在这里得到了或多或少解答。
原来少年音橘便是"目隐童子",而那些交织在梦境之中的虚幻竟是真正的现实,一切都是由他的兄长而起--
大正十年二月,小川未明发表作品《红蜡烛与美人鱼》。其精妙的构思和文笔令热爱小说创作的青年麻布离淡深受打击,三月,在与学生时代的级友,音橘月彦再会之后,他卷入了一系列的奇妙事件之中。
和以往一样,这个故事并没有完整的叙述,只有暧昧的简介和细碎的片花,令人在大致吸收之后开始展开自主的想象。
这样,每个听者的心中都会延展出不同质感的东西。
从仿佛蝴蝶的磷粉一般飘渺的《蝶ノ丝》,再到强调大正时代气息与风情的《省线で行こう》和《十二阶は谁彼》,如同一个连贯的影像,无数的色彩和画面在脑中一一展开。

《愚図と莫迦》虽然短小,却象征着麻布离淡与音橘之间微妙的关系。而这份关系便是接下来的曲目标题--《探侦小说はお好き》。
世上并没有神明,少年深知这一点。即便某日心中的憧憬成为了真实,那么它也早已脱离了憧憬之时所蕴含的美好色泽。《いないいないの神さま》便是一首能让这份心境充分体会的歌曲。
怀抱着虚妄的现实,想要生存下去的信念--《未明堂遗文》作为尾声,照应了前作的引子《未明堂异闻》,一个故事的片段结束了,一个人生的片段也结束了。
而即便眼下的故事和人生就只有这么一个片段,却也意味着,会有新的开始诞生。
然后,指针会再次转动起来。
Ⅰ 蝶ノ丝
Ⅱ 省线で行こう
Ⅲ 十二阶は谁彼
Ⅳ 愚図と莫迦
Ⅴ 探侦小说はお好き
Ⅵ いないいないの神さま
Ⅶ 未明堂遗文
【c77】[mimei]ぜんまい岛绮谭
Mimei的『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五弹,故事依旧围绕着大正时代的各式怪奇事件展开。

"目隐童子"音橘しいな作为系列的中心人物继续活跃,而故事的主角由麻布离淡换成了新登场的薮不知红雀--有着红色瞳仁的冷漠少年。
父亲是吸血鬼,而母亲是人类贵族的红雀被卷入"漂浮之岛"的事件中,同音橘家与赤坂家的恩怨纠葛逐渐显出……
第一曲《ぜんまい岛绮谭》作为引出"漂浮之岛"的主题,激烈编曲中冷冷吟唱的充满憎恶与怨恨的歌词是其最大的特色。仔熊座的声线一如既往略显单薄。
第二曲《A坂の杀人(instrumental)》暗指赤坂家的往事,由红雀在卷入事件后侦查所知,不过音乐的色调还不如《アリスのために》中的几曲来的黑暗。
《无邪気な夜の子供》是红雀的主题曲,少年虽处事淡漠,却心怀对自由的向往。
《不死者(instrumental)》则是薮不知家族的主旋律,不老不死的吸血鬼传说,灵动的钢琴声点缀在和式鼓声与弦乐共同营造的迷幻气氛中,像渐渐拨开了眼前隐藏真相的阻碍与阴霾。
Ⅰ ぜんまい岛绮谭
Ⅱ A坂の杀人(instrumental)
Ⅲ 无邪気な夜の子供
Ⅳ 不死者(instrumental)
[M3-25]幻戏世界
『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六弹,幻戏世界

Ⅰ 幻戏世界
Ⅱ 帝都日和
Ⅲ 少女刺繍 monologue
封面是一位带着点点羞涩的少女,被幻想的绳带锁捆绑着,撩开心中的那个幻影。
第一曲就是以标题为曲的《幻戏世界》,为贵方注入微甜的酒,徘徊于幻戏与现实之中的迷乱。
《帝都日和》是表现出了在街上那种热闹繁荣,都市中的浮华美好,灵动的节奏伴随着这份繁华.跳动。
《少女刺繍 monologue》已经出现过三次了,可以体会到这个歌应该是非时 toki-jiku系列的重要旋律,monologue是独角戏 ,只是属于少女独身一人的独角戏,在那不为人知的角落演出。
M3-2010秋 金平糖花

「こんぺいとう お空には たくさん光っているね」
「つかまえて びんづめにして 名前を付けてあげる」
otogi
金平糖花(インスト)
第一曲《otogi》是在《异国 totsu-kuni》里面出现过的一曲,在这里作为新曲出现,改变了原来的安静舒缓,变为更有节奏的版本,而曲内的笑声则透露出点点的诡异感。
第二曲的《金平糖花》则是新曲,绝具和风的鼓声和动人的声乐交织出安静与沉思的乐感。
[M3-27]茧の声の目隠し鬼
「――茧の中の彼岸」「此レハ、《帝都人形》ノ视テイル梦――」

Mimei的『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七弹
这张算是mimei发行专辑中最凶残的一张了吧...
《梦视ル帝都人形》是以柔和的歌谣起而激烈而上的曲风,运用了打击乐的配合表达出对帝都人形梦见的――茧の中の彼岸
《二少女図》则是对与前曲相对比,一种对命运的渴求。
而表现出帝都夜晚的呼啸和可惧的《帝都夜行》却另外出现了与《花一匁》相似的如同警报声那样的长鸣
如同独身一人行走在寂静的帝都夜路上。
那么《女学生ノ茧》就是在茧中的少女的愿望
已经厌恶了仄白的密室,世界在虚渺的妄想之中,盛开了一朵悲哀的彼岸花。
01.梦视ル帝都人形
02.二少女図
03.女学生ノ茧
04.帝都夜行
【c80】鸟居ロンド
鸟居と云ふ名の《笼の中》、目隠し鬼はいついつでやる?
鸟居ロンド La Porte|非时 toki-jiku シリーズ|mimei
锁国が解け、文明开化から时が过ぎても、未だ明けぬ隠りの国。
01鸟居ロンド [short ver.]
02 夜见世サーカス cirque du nuit
03 未解决キネマ kinemaless
04 鸟笼カフェーで可否(カウヒイ)を cafe de cage
05 とおりゃんせ~かこめかこめ [2005 ver.]
【M3-28 】胡蝶夜话~未明堂异闻II
Mimei的『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八弹
Mimei在M3-28发售的作品《胡蝶夜话~未明堂异闻Ⅱ》。是《未明堂异闻》(平成篇)、《虚の蝶の目隠し鬼》(大正篇)的续作。在歌词本中所提到的名为"目隐之国的爱丽丝"的故事的片段,刚好与之前出现过的"歪曲之国的爱丽丝"和"浅草之国的爱丽丝"相对应。因此这张作品继续在讲述着爱丽丝的故事。《虚の蝶の目隠し鬼》中的故事时间倒转,回到大正年间。《胡蝶夜话~未明堂异闻Ⅱ》延续着浓厚的大正风。
収录内容
第一夜:帝都の国のアリス
第二夜:胡蝶夜话
第三夜:鸟笼カフェーで可否を cafe de cage [yawa ver.]

第四夜:花一匁 [long pass ver.]
第五夜:夜见世サーカス cirque de nuit
第六夜:懐古 cocon
第七夜:未解决キネマ kinemaless
第八夜:鸟居ロンド
第九夜:金平糖花
第十夜:コモリウタ serenade [yawa ver.]
《帝都の国のアリス》顾名思义就是帝都之国的爱丽丝,浓厚的大正风伴随着鼓点敲击着梦境般的步伐,追向胡蝶所在之处。
《胡蝶夜话》是虚幻的血之梦,蝴蝶等待着蜜的到来。
《花一匁 [long pass ver.]》是作为玩游戏的时候唱的,"你"究竟是高兴,还是悲伤呢...在彼方,发出了风铃与如同警报声那样的迷之声音。
《夜见世サーカス cirque de nuit》讲述了帝都内出没的、迷幻的移动杂技社《夜见世马戏团》
《懐古 cocon》如同颤抖的茧之中,吹奏着音乐的都市--秘密"cocon"
《未解决キネマ kinemaless》是轮回着的时间、真实。
《鸟居ロンド》是百鬼徘徊的鬼灯鸟居,是被封锁着的国度,究竟何人能逃?
《金平糖花》在这里是迎接光明的到来,如同到达黎明一般。
《コモリウタ serenade 》迎来着异国的风,带我到远方的国度去--
【M3-29】磷粉ノスタルジヤ~未明堂异闻Ⅲ
Mimei的『非时 toki-jiku』系列的第九弹

这作依然是未明堂异闻的续作,时间是平成,依然是讲述着青绿与立花未散之间的物语。
这作比以前的作品都多运用了日本名族乐器。
《散ル散ル満チル》是在《未明堂异闻》出现过的《チルチルミチル》的延长改变版,重复念唱的"sakura"散发出飘散而去的迷幻气氛。
《少女形见樱》则是在废园内盛开的,血红色的樱花,沉堕于时空的轮回里。
《标本ラビリンス》又有点暗黑风的特质了,编曲稍显简单,但是在古乐器装点下显出少女巡游于冥府的梦境。
《あやとりかぞえ呗》同样是一首股份十足的歌曲,浅草丝轻佻的声线跳跃可爱,恰到好处的微弱旋律感,副歌部分显得妖娆的说。
Ⅰ 散ル散ル満チル /【未明堂异闻】収录『チルチルミチル』new ver.
Ⅱ 少女形见樱
Ⅲ 标本ラビリンス
Ⅳ 不忍池の向こうに空をみた
Ⅴ あやとりかぞえ呗
非时系列
第一弹[2008.05.11]樱の森の目隠し鬼
第二弹[2008.10.18]笼の中の目隠し鬼
第三弹[C76]未明堂异闻
第四弹[2009.10.11]虚の蝶の目隠し鬼
第五弹[C77]ぜんまい岛绮谭
第六弹[M3-25]幻戏世界
第七弹[M3-27]茧の声の目隠し鬼
第八弹[M3-28]胡蝶夜话~未明堂异闻II
第九弹[M3-29]磷粉ノスタルジヤ~未明堂异闻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