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是学者傅佩荣的作品之一,201来自2年4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 书名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
  • 作者 傅佩荣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年4月1日

出版信息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图书来自封面

  版 次:第1版第1次

  页 数:137页

  字 数:120千字

  印刷时间:2012--4

  开 本:16

  I S B N:978-7-5060-4448-6

编辑推荐

意义

  跨越智慧的门槛,消除文字的隔阂

  探究"大学"之道,再现古代理想教育,体悟"中庸"之至德,化育人性的契机

感悟

  "自从我出版《论语》与《孟子》的译解本之后,不断有读者询问:何时出版《大学》与《中庸》的译解本?我原先并未考虑这项计360百科划,因为在我印象中《大学》材料太少,大家又习惯了朱熹的章句与批注,而《中庸》有些语句过于抽象太渐,又高度概括,不容易说明白。

  等到我具体进行这项计划时,才发现早就应该有人这么做了。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不但改编了《古本大学》的内容顺序,还为"格物致知"补上一段话,并且他对"格物致知"的看法难以自圆其说,以致后来王阳宁画棉导得明在《大学问》中作了不少批判工今满师作。但是王阳明的解说显然走向另一极端,使人读来亦觉不妥。

  由于本书篇幅较少,并且为了方便读者检索,所以特地收录前面提到的两份文本。至于朱熹的《中庸章句集注》也以同样理由收于附录。本书《大学》部分所用的文本是《古本大学》,但并未忽略朱熹的"章句批注"本里面文海设半核值显停所有的重要观点,并且在批注中详加讨论。我的讨论引用不少《论语》与《孟子》的相关数据,目的是要彰显儒家思想的传承关系。先有《论语》和《孟子》,后有《大学》和《中庸》,这是历史事实,也是我们学习的次序。"氢兴武厚致多抓构(傅佩荣)

  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

  《大学中庸》领略儒家和谐博大字案做块天文厂今总以源的处世规范

  《老子》深入老子返朴守真的自由境界

  《庄子》遨游庄子无限广阔的逍遥天

  《论语》品味孔子心系普世的仁者胸怀

  《孟子》探究孟子乱世大智的政治理想

  《易经》涵盖天地人生之道的生命哲学

内容简介

  《大学》

  《大学》与《中庸》原本各是《礼记》中的一篇短文,至南宋朱熹将其收于"四书"之中,与《论语》、《孟子》并列,一跃来自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其中,《大学》又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明朝以来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而为国人熟知的古代经典,其思想所造成的影响也普遍深入人心。

  傅佩荣教授的译解注重于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现一贯之系统,尽量避免抽象或玄奥的术语360百科,由此期望古代"大学"教育的理想再现于今日,成为我们共同寻求的学习目标与修养指南。

  《中庸》

  "中庸"即是"用中",是用中所造就的至德。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篇末提及"子思作中庸"一语。书名"中庸",取义甚高,因为孔子在《论语·雍也》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表示"中庸"是孔子之前早就存在的至高德行,而百姓长期以来很少能做到的。

  傅佩荣教授在解读《中庸》时,大量引述《论语》与《孟子》的相关资料,并以《易传》的内容互相参照,希望藉此突显本书在儒家学说传承上的特殊地位。

  《大学》如果算是大学本科生的教材,《中庸》则是研究所的教材,其深度、广度与高度让人望洋兴叹,值得终身学习、实践及品味。

  【本书特别附录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及王阳明的《大学问》,便于读者查拉呀足尼士族降免化关考之用。】

简要评供针元胶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中庸》

  《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四书",为儒家跑另微开理绝否逐织思想的重要经典。

  《大学》有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期待透过教育的力量,追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中庸》阐扬三达德"远状号更写生解危重知、仁、勇";五刑致文怕查书效请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天下国家之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害明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雨夫曲型远人也,怀诸侯也",欲使国家走向和谐之路。

作者简介

  傅佩荣,著九同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步市严点存死地蛋妈乎责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脱黄曾念型呼顿大学讲座教授。

  傅教授治学严谨,其学识更是融贯古今中西,创见迭出。他多年潜心研究传统经典,撇开成见和定论测煤行光,求真务实,追本溯源,多有建树,已重新译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展现温故而知新的哲学智慧,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宽蛋术村互故曾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另有《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成功人生》、《易经入门》、《国学的天空》、《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著作共一盟达差评改半食缩百余种。

  傅教授在教学、尔据牛笔教投征宁扩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洋露个怎诗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依婷多害穿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成功人生》获台湾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至今在台出版图书逾百种。

  长期以来,傅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普及,引领听者解读中华经典。推广国学的现代诠释。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辽阔深远;打通各个精神领域,打通中西哲学;真诚的态度,幽默的语言,清晰的道理,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从而把国学讲得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并为当代人提供阅读国学原典的简易方法。自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以来,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

目录

  前言一《大学》这本书

  前言二《中庸》这本书

  大 学

  第一章 大学之道

  第二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第三章 物格而后知至

  第四章 所谓诚其意者

  第五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第六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第七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

  第八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中 庸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

  第十章 子路问"强"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

  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

  第二十四章 至诚之道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

  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尧舜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

  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絅

  附录一 大学章句集注

  附录二 中庸章句集注

  附录三 大学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