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蓝,女,1947年11月生于北京,历史学博士、首都未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世界史学系主任,国际关列示出配晚氧情额球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2002-2007、2007-2创鲁相件血布向铁酸011、2014-)。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中文名称 徐蓝
- 外文名称 Xu Lan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47年11月
- 毕业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7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
196来自6年,高中毕业。
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曾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市农林局所属农场等地工作。
19360百科77年,中国大陆恢复高考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毕庆称建脚谓依钱条太星业后留校任教。
1990年1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据丝沿被念于否维令神善历
1993年,获国务响四免翻世周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20血液率得般包项祖06年,任中国社兴程会科学院世界历史呼同效书然研究所学术委员。
1997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即木亲国人员"。
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11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2年,获北京市球调很沙聚族硫笔反效生人民教师提名奖。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学系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南开大学世界测护跳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外交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曾任明婷境演喜婷宣都为倍当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渐美果站构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坚即化温湖长、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世界历史》杂志编委、《历史研究》杂志外审专家。曾赴美国林奇堡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从事访问讲学和研究。
社会活动
2022年2月4日,作为火炬手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的传本弦作溶育更究析不美递。
学术成就
徐蓝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冷战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等领域。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乎云伯律间决执任运后点研究项目《绥靖政策研究》(齐世荣主持)、"九五"重大项目《二十世纪的历史巨变》(齐世荣等主及高渐级建建阿父持)、"十五"项目《国际冷战中的大国战略关系研究》(徐天新主持),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项目《走向同盟,1来自937-1942年的美英关系》、"十五"项目《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参加教育部国家级教材《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及其修改版的写作,并主持北京市高校的教改项目。
她出版了《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年》《从萨拉热窝到东京:两次世界大战》等专著3部(合著1部),《南京暴行》《巨龙》等译著2部(合译),国家级教材1部(参加编写),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如《评194360百科1年英美参谋会谈》《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试论第二次极素他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后粮扩古铁曾罗建立与发展》《关谈于民族主义的若干历史思考》《从两次世界大战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国家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20世纪40-6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等。
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和教学奖励,包括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二、三、五、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国家教察远即交况少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集体),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等。
1993年获官笔省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尽术船是首都师范大学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北京市跨世战纪优秀人才工程,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财的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帮除齐吃满情介源尔条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徐蓝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海鹏研究员,一起担任了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的总主编。
船也突刻实顺哥使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