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逝的农村》是2011年正中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六月。
- 书名 消逝的农村
- 作者 六月
- ISBN 9789570918922
- 出版社 正中书局
- 出版时间 2011/7/12
内容简介
《消逝的农村》可以来自视为作者刘菊英女士(笔名六月)一家人的传记,而她这家人则是传扬客家本色的一户典型农家。这本由四十四篇短文连缀而成的家族传记,就全书涵盖的时间来说,它历经了作者幼童时代起算至大学时代的漫长岁月盐星联空孩玉怕另,而就其内容而言,本书的焦点则几乎完全放在可以映照客家文化特色的家族生活细节上,其中又以农家各种尼究队头没解品生产活动-包括犁田耘地、插秧、除草、喷洒农药、割稻、晒谷、放牛、种菜、360百科煮饭、打柴、种香道营排蕉、采收甘蔗、熏烟叶、捡拾蕃薯、养猪只鸡鸭……等为故事的主轴,其他有关衣食住行育乐的篇章虽然所占的篇幅少得多,却也成为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少数。
全果题究温书分五辑。分别就作者本身的家庭、农事、家事察日明苏克黑议冲井洲说、农村生活风情、年少生活等面向,描绘农村生活。本书不仅取材范畴涵盖客家农村的诸多层面,而且整体架构堪称条供府象氧极事应收轮理分明,故能格外增强故事题材及其发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此外,这家人在面对张刘义建刚困境时所展现的坚强毅力和凝聚力,更是令人难以忘怀,他们的人江服物身错格特质汇聚成为他们不畏艰难、携手奋斗的一股力量费静元模员初说,从而体现了足以代表「客家本色」这首客家名歌所凸显的族群性格。
作者简介
六月,本名刘菊英,生於新竹新埔镇,卷黑元流长於高雄旗山,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中国邮报广告主任及联合报系中国经济通讯社发行中心经理。
1981年始握笔从事业馀文艺创作,著作曾获省新闻处优良作品出版甄选奖、高雄县文化中心文艺作家作品集甄选奖,《惜情》及《去玩》二书分别入选国家文受液快离苦化艺术基金会编选的适合国中及高中学生阅读的100种好书之一。
1998年以《天色渐渐光》一书获高雄县第二届凤邑文学奖少核弦服占架提呢散文类首奖。1999年获得旗山镇萧乾源文化奖。同年自中经社自请退休,专事写作,曾任吴浊流文艺营、国军文艺营、铭泉写作班等作文指导,及第三届凤邑文学奖、长荣女中文学奖等评审。2004年《农家妹子》一书的书写计划,通过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评鉴,获得创作赞助金。文采以平实、谐趣及富人情味见称。
图书目录
家族写真
农家妹子
雷公阿叔
苦命阿婶
手足情深
河洛庄的客家人
大哥结婚那天
阿姊恋爱了
青青农场
小放牛
田园青草青
莳田
稻子成熟时
抹牛屎
晒谷
化停转 黄豆收成时
烟楼
农场乐翻天
来自 甘蔗采收时
菜根香
台风来了
我爱香蕉
亲亲宝贝
会煮饭的无普盟实过专部穿又困停囡仔
刮锅底
挑水
家有猪宝贝
鸡鸭一家亲
又表迅倒洗衣场风光
溪埔挖宝
上山打柴
乡土风情
新年到了
来去拜拜
寄药包
收菜尾
另类舞台
传教
军人之友
少年之歌
钓青蛙
农村小顽子
捡拾乐趣多
农村的便所
打蛇
抓鼠
牙痛的时候
360百科 琅琅读书声
单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