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庞居寺洞

庞居寺位于湖北省宜城市区东北19千米的汉江东岸,背靠霸王山和庙门山,属王集镇庞居村境内,其西距汉水河道1千米。据襄阳府志载,唐朝大臣蔚迟敬德率信众在庞居洞旁修一座寺庙。 清乾隆本《襄阳府志》卷九《寺观坛庙·襄阳县》讲庞居寺在"呼她重美拉满的元武县东南三十里,唐修炼士庞蕴字道元所居也。后人建庙即以庞居寺名。"明代时候,襄阳人氏梁京曾在庞居洞的南边修庙来自,名"庞居寺",清代又加以扩建。五十360百科年代末被毁。庙未拆前,香火非常旺盛。

  • 中文名称 庞居寺、庞居洞
  • 外文名称 Pang Ju Si Temple
  • 地理位置 湖北省宜城市(隶属襄阳市)王集镇庞居村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60亩

历史介来自

  庞居寺座东朝西,总面积有400多平方怀写阶督者交张整尔算米,损毁前分前殿后殿。前殿为一栋五间青瓦房,正中门上书:"庞居古刹"。房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苍松翠柏掩,甚为古朴清幽之感,正殿供奉佛像360百科,南北两侧厢房为和尚卧室和厨房。后殿为一座三层塔式八角攒尖顶楼房,上层外缘交下层外缘尺许,一楼供有释迦牟尼烧误味、如来、玉皇大帝三大塑像,楼顶子凯答板绘有八仙行游图和龙凤飞天图案;二、三楼上画有形色各异的神像,供有姜子牙的塑像。奇特的是殿内北边有柱无墩,柱子凌空指下,而无墩可支之;南边有墩无柱,石墩稳坐,却不见欲撑之柱。

庞居寺洞

寺庙现状

  1951年庞居寺惨遭劫难,寺庙被毁,周围树木被砍光,遗址变农田,只留下庞居洞和部分文物。信仰佛教的群众从未间断宗教生活,每年在此朝拜、烧香、寻古的信众近万人,尤其是每年三月三、五月端武色互黄块实针种你午、八月中秋、九月重阳、春节前后和佛教的节日(观世音、释迦牟尼的圣诞等)是香火最旺的季节。

  2001年、2002年韩、日等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同胞也慕名前往敬香,影响约李既艺高儿掌否燃责范围很广。2007年被省民宗委批准为乙类佛教活动场所。

庞蕴居士修行之被应叶然最球围地--庞居洞

  庞居寺内有一天然石洞叫庞居洞,该洞前宽后狭,冬暖夏凉。庞居洞洞口高2米,宽1.68米,洞内面积70平方米。洞口上方有一横匾,上书"隐士居"三个大字。匾上方嵌有一块石刻浮雕花鸟图案;左、右壁上阴刻隶体对联一副:"山中日月闲来往,洞口烟霞自古今",为清八旗官学教习优贡王万芳书。

 价常析用船球 洞口北侧墙上砌有一块石碑高1.2米、宽0.5米,此碑镌刻记载:清乾年间,官府对庞居寺进行过来自维修,洞内供庞母及其他塑像数10尊,洞内有三石洞,其中一洞呈东北走向,向下倾斜延伸,相传与襄阳鹿门寺相连,另一洞呈东西走向,据称与长山相通。

  洞前南北两边各有一排东360百科西走向的厢房,房内均有供数尊佛像。洞口的正前方有一座座东朝西的三间两层木质楼板楼房,此楼为"文昌楼",楼上楼下防孩货基毫任据地供有几十尊佛像,楼内四壁砌有石碑,有清朝光绪年间大学士王万芳撰写的碑文。洞的南北两边还有祠堂洞、牛洞、青蛙洞等,均掩映于翠林之中,野趣天成。

  建国后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居寺复

  庞居寺乃禅门千年古刹,庞蕴乃在家居士之典范。今欣逢盛世,政通人和。在襄阳市佛教协会会长圣君大和尚的倡议下,宜城市政府及广大信众的积极支持下,由圣君大和尚弟子释惟成法师和广明居士担纲,在原切压田渐别待汽包料研址复建庞居寺,重现千年古刹之胜境。

  庞居寺法不孤起,因缘聚会,更愿各界人士,护法信众,共襄盛举,同铸宏基。随缘布施,成就圣业,造福当代,川走往批距算济技游顺利益千秋。

  复建庞居寺将坚持因地制宜,遵循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寺庙建筑植根于中国传统古建筑体系,把庞居寺打造成为"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

  庞居寺原始地貌为山地缓冲坡地形,寺庙建筑将依山而建,建筑风格为隋唐仿古式群体建筑风格,建成开放后的庞居寺外观宏伟庄严,气势非凡,内部功能齐全、部局合理。届时,庞居寺将成为宜城的大型宗教活动场所和佛教圣地。

  同时,寺庙将兴办利世利人的民生事业,弘扬佛教的庄严国土、慈悲喜舍精神,大德高件热指石华字影二僧住持寺院,把"福德与智慧"融入时代之中,使寺庙成为朝佛、拜佛、敬佛、礼佛、诵佛、修佛的圣洁之地,亦是禅净双修、净化心灵、弘扬佛教文化的精神家园。

  一个流传千年的圣人居士

  一片静谧祥和的技层想声最四加胜心灵归所

  一处生态旅游的佛教园林

  一块财免略首前大送九民答导和乐众生的佛教净土

  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是佛教根本精神的体现。以庞蕴居士为楷模,清净修行,教化人心。

庞居洞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庞居寺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